研訂瀏覽
異 體 字 | A01302-001 |
---|---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dé ㈡⑴lài ⑵lì |
研 訂 者 | 金周生 |
內 容 | ㈠ 「」為「德」之異體。德,《說文解字.彳部》:「,升也。從彳、聲。」《字彙.心部》收「」字,注云:「與德同。」《正字通.心部》「」下云:「德本字,篆作。」按: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,外得於人,內得於己也。從直心。」段玉裁注云:「俗字叚德為之。德者,升也。」「德」「惪」本二字,義、形有別,後「惪」假「德」而不歸,故文獻多以「惪」「德」無別。「」為「惪」之篆文楷化別體,「惪」為「德」之異體,故「」亦為「德」之異體字。 ㈡ ⇒「惪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1302-002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dé #dé |
研 訂 者 | 金周生 |
內 容 | 「惪」為「德」之異體。德,《說文解字.彳部》:「,升也。從彳、聲。」《敦煌俗字譜.彳部》「德」或作「惪」〈祕2.002.左5〉、〈祕3.023.右5〉,《玉篇.心部》「惪」下云:「都勒切。《說文》外得於人,內得於己。今通用作德。」《字辨.體辨二》以「惪」為「德」之本字。《中華字海.心部》「惪」下云:「同德。見《篇海》。」按: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,外得於人,內得於己也。從直心。」段玉裁注云:「俗字叚德為之。」「德」「惪」本二字,形、義有別,後「惪」假「德」而不歸,故文獻多以「惪」「德」無別。「惪」當為「德」之異體字。 #「惪」另兼正字。 |
異 體 字 | A01302-003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dé |
研 訂 者 | 金周生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德」之異體。德,《說文解字.彳部》:「,升也。從彳、聲。」《偏類碑別字.彳部》引〈魏汶山侯吐谷渾璣墓誌〉「德」作「」;《佛教難字字典.彳部》「德」下亦收「」形。按:「德」之異體或作「」,依《異體字例》,凡「彳」形多作「亻」,故「」當為「德」之異體字。 |
異 體 字 | A01302-004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dé |
研 訂 者 | 金周生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德」之異體。德,《說文解字.彳部》:「,升也。從彳、聲。」《隸辨.入聲.德韻》引〈景北海碑陰台〉「德」作「」,其下按云:「即德字。碑復變為。」《碑別字新編.十五畫》引〈漢衡方碑〉,德亦作「」。《中華字海.彳部》「」下云:「同德。字見漢《衡方碑》。」按:「」為「德」之碑字變體,當為「德」之異體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