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󱑘𠃭𠙉󱑖󱑕󱑙󱑗

說 明

正  字 A00908 女-05-08
說文釋形 手寫字,女之初也。从女,台聲。(詩止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女」之末橫斜挑。右半作「台」:上作「厶」,一撇挑、一點;下作「口」,寫法參「台」字。
注  音 ˇˋ
漢語拼音 ㈠shǐ ㈡shì
釋  義

ˇ

1. 起點、開端。如:「週而復始」。《說文解字.女部》:「始,女之初也。」《禮記.大學》:「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。」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養生喪死無憾,王道之始也。」

2. 當副詞:

⑴ 最初、當初。《左傳.莊公十一年》:「始吾敬子,今子魯囚也,吾弗敬子矣。」《史記.卷五四.曹相國世家》:「參始微時,與蕭何善;及為將相,有隙。」

⑵ 嘗、曾。《莊子.齊物論》:「有以為未始有物者。」宋.王禹偁〈答張扶書〉:「吾觀吏部之文,未始句之難道也。」

⑶ 剛剛。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文學》:「何平叔注《老子》,始成,詣王輔嗣。」

⑷ 方才、然後。如:「始見成效」。唐.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千呼萬喚始出來,猶抱琵琶半遮面。」明.李時珍《本草綱目.卷二二.穀部一.胡麻》:「炒熟乘熱壓出油,謂之生油。但可點照,須再煎鍊,乃為熟油,始可食。」

ˋˇ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