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󶉫󶉭𨛃󶉧𨛄󶉬󶉪󶉯𨜈󶉮󶉩󶉱󶉰󶉨𨝮󶉦

說 明

正  字 A04218 邑-10-13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魯縣,古邾國,帝顓頊之後所封。从邑,芻聲。(側鳩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魯縣,古邾婁國,帝顓頊之後所封。从邑,芻聲。(側鳩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芻」︰上下「勹」內作二「屮」,「屮」之末筆皆改作撇,寫法參「芻」字;右作「邑部」偏旁寫法「阝」,三畫。
注  音 ㄗㄡ
漢語拼音 zōu
釋  義

1. 國名。春秋時邾國,故址於今大陸地區山東省鄒縣地,戰國時改為鄒,為楚所滅。《說文解字.邑部》:「鄒,魯縣,古邾國,帝顓頊之後所封。」

2. 姓。如明代有鄒允隆。《通志.卷二七.氏族略》:「鄒氏,子姓。宋湣公之後。正考父食邑於鄒,生叔梁紇,遂為鄒氏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