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訂瀏覽
異 體 字 | A01303-001 |
---|---|
注 音 | ⑴ |
漢語拼音 | ⑴zhǐ ⑵zhēng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徴」為「徵」之異體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壬部》篆作「」,云:「召也,從壬從微省。陟陵切。」 《龍龕手鑑.彳部》收「徴」,云:「陟里、陟陵二反。召也,明也,成也,虛也,證也,又姓。」 考《隸辨.平聲.蒸韻》引〈史晨奏銘〉「」,則此「徴」字當從隸省楷化而得,《說文》楷作「徵」,今《異體字例》:「凡徵形多作徴」。故收「徴」為「徵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1303-002 |
---|---|
注 音 | ⑴ |
漢語拼音 | ⑴zhǐ ⑵zhēng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徵」之異體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壬部》篆作「」,云:「召也,從壬從微省。陟陵切。」 《字彙.攴部》收「」,云:「亦古徵字」。又《正字通.攴部》,注云:「舊註亦古徵字。按從山從石無義,……《說文》徵,載壬部,古文作,義闕。……凡古文轉寫失真者,闕可也。」 故「」之字形,雖從古文訛變,楷化而得,然字書多收為古文徵字,則「」為「徵」之異體可也。 |
異 體 字 | A01303-003 |
---|---|
注 音 | ⑴ |
漢語拼音 | ⑴zhǐ ⑵zhēng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徵」之異體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壬部》篆作「」,云:「召也,從壬從微省。陟陵切。,古文」。 「」之字形,見於《集韻.平聲.蒸韻》徵,古作。又《康熙字典.攴部》徵,古文。 故「」字當由「徵」之古文楷化而得,可收為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1303-004 |
---|---|
注 音 | ⑴ |
漢語拼音 | ⑴zhǐ ⑵zhēng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徵」之異體。 「」之字形見於《金石文字辨異.平聲.蒸韻》引〈東魏司馬昇墓志銘〉,並按云:「即徴」。而《異體字例》:「凡徵形多作徴」。故「」亦即「徵」也。又據《異體字例》:「凡彳形多作亻」。則「」、「徵」當無別也,「」收為異體字。 |
異 體 字 | A01303-005 |
---|---|
注 音 | ⑴ |
漢語拼音 | ⑴zhǐ ⑵zhēng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徵」之異體。 《廣韻.平聲.蒸韻》收「」。此當為「徵」字缺筆,蓋避宋仁宗趙禎之諱,故徵、楨、貞……等十三字,皆避諱而改形。今收「」為「徵」之異體。 *此形為避宋仁宗趙禎諱而省。 |
異 體 字 | A01303-006 |
---|---|
注 音 | ⑴ |
漢語拼音 | ⑴zhǐ ⑵zhēng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徵」之異體。 「」之字形見於《廣韻.上聲.止韻》。「」字中從「」,蓋由隸變而來,《偏類碑別字.彳部》引〈魏奚智墓誌〉字作「」即取從「」之形。故《廣韻》收「」,當為「徵」字,其缺筆乃避諱之故。今並收「」為「徵」之異體。 *此形為避宋仁宗趙禎諱而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