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𩬝

說 明

正  字 A00088 仿 人-04-06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未命名.png,相似也。从人,方聲。擷取.PNG,籀文仿,从丙。(妃罔切)
段注本:擷取.PNG,仿佛,相似。視不諟也。从人,方聲。擷取.PNG,籀文仿,从丙。(妃罔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方」︰上作「亠」,橫折鉤起筆不觸上橫;寫法參「方」字。
注  音 ㄈㄤˇ
漢語拼音 fǎng
釋  義

1. 相似、相像。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:「仿,相似也。」《晉書.卷一○一.劉元海載記》:「吾昔從邯鄲張冏母司徒氏相,云吾當有貴子孫,三世必大昌,仿像相符矣。」

2. 效法、模仿。《舊唐書.卷六三.列傳.封倫》:「自秦、漢帝王盛為厚葬,故百官眾庶競相遵仿。」元.劉壎《隱居通議.卷二九.地理.新豐建立》:「立為新豐,并徙舊社,放犬羊雞鴨于通衢,亦競識其家,似此即是仿效故豐街巷市井居民也。」

3. 「仿佛」:相似。義同「仿」。漢.司馬相如〈長門賦〉:「時仿佛以物類兮,象積石之將將。」晉.潘岳〈寡婦賦〉:「耳傾想於疇昔兮,仿佛乎平素。」亦作「彷彿」、「髣髴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