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𣦟󵴒󵴓

說 明

異 體 字 A04032-001 止-09-13
內  容

〔關鍵文獻〕

金石文字辨異.上聲.腫韻.踵字》引〈漢張表碑〉。

研訂說明
注  音 ㄓㄨㄥˇ
漢語拼音 zhǒng
研 訂 者 李添富
內  容

「歱」為「踵」之異體。踵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足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追也,從足重聲。一曰:往來貌。」並注云:「與止部歱別。」按「歱」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止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跟也。從止重聲。」是知二字形義各異。今考《金石文字辨異.上聲.腫韻》引〈漢張表碑〉:「繼歱相承。按《玉篇》云:歱,今作踵。」《龍龕手鑑.止部》云:「歱,與踵同。」《正字通.止部》則云:「歱,同踵。《說文》歱,跟也。足部踵,追也。切同義通,誤分為二。」至於《康熙字典.止部》則云:「歱,《玉篇》古文踵字。」然則可以推知《說文》雖別「踵」、「歱」為二字,後世字書則以為同字。今以「踵」為正字,故可收「歱」字為其異體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