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𣦟󵴒󵴓

說 明

正  字 A04032 足-09-16
說文釋形 手寫字,追也。从足,重聲。一曰往來貌。(之隴切)
手寫字,跟也。从止,重聲。(之隴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下橫斜挑;右半作「重」︰起筆作撇,寫法參「重」字。
注  音 ㄓㄨㄥˇ
漢語拼音 zhǒng
釋  義

1. 腳後跟。《說文解字.止部》:「歱(踵),跟也。」《玉篇.止部》:「歱,今作踵。」《字彙.足部》:「踵,足跟。」《儀禮.士相見禮》:「執玉者則唯舒武,舉前曳踵。」

2. 鞋後跟。《莊子.讓王》:「捉衿而肘見,納屨而踵決。」

3. 追隨、跟隨。《說文解字.足部》:「踵,追也。」《左傳.昭公二十四年》:「吳踵楚,而疆埸無備,邑能無亡乎?」

4. 繼承、繼續。《楚辭.屈原.離騷》:「忽奔走以先後兮,及前王之踵武。」漢.王逸.注:「踵,繼也。」三國魏.曹植〈七啟〉:「超隆平於殷周,踵羲皇而齊泰。」

5. 登臨。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「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,自楚之滕,踵門而告文公曰:『遠方之人,聞君行仁政,願受一廛而為氓。』」《西遊記》第一四回:「貧僧在府多擾,容回時踵謝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