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󵳑󵳒𧿾󵳍󵳕󵳌󵳙󵳐𨀗󵳓󵳘󵳏𨁣󵳗󵳔󵳎󵳖𨃖

說 明

正  字 A04014 足-06-13
說文釋形 大徐本:
手寫字,渡也。从足,夸聲。(苦化切)
手寫字,踞也。从足,荂聲。(苦化切)
段注本:
手寫字,渡也。从足,A00856聲。(苦化切)
手寫字,居也。从足,A03503聲。(苦化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下橫斜挑;右半作「夸」:「大」下作「亏」,上短橫左右不靠邊筆。
注  音 ㄎㄨㄚˋ
漢語拼音 kuà
釋  義

1. 舉步移動,越過。如:「跨欄」。《說文解字.足部》:「跨,渡也。」《左傳.昭公十三年》:「既乃與巴姬密埋璧於大室之庭。使五人齊,而長入拜,康王跨之。」晉.杜預.注:「跨,過其上也。」晉.陸機〈百年歌〉一○首之四:「體力克壯志方剛,跨州越郡還帝鄉。」

2. 乘騎。《史記.卷一一七.司馬相如列傳》:「褲白虎,被豳文,跨野馬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三五回:「正行之間,見一牧童跨於牛背上,口吹短笛而來。」

3. 橫架其上。宋.蘇軾〈踏莎行.山秀芙蓉〉詞:「臨風慨想斬蛟靈,長橋千載猶橫跨。」明.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.卷三上.粵西遊記》:「二水合而西南,則又觀音橋跨之。」

4. 超出。唐.杜甫〈戲為六絕句〉之四:「才力應難跨數公,凡今誰是出群雄。」

5. 兼及。如:「跨組」、「跨行」。《三國志.卷三五.蜀書.諸葛亮傳》:「自董卓已來,豪傑並起,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八回:「若跨有荊、益,保其巖阻,西和諸戎,南撫彝、越。」

6. 統馭、佔有。《國語.晉語一》:「不跨其國,可謂挾乎?」三國吳.韋昭.注:「跨,猶據也。」《史記.卷八七.李斯列傳》:「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。」

7. 懸掛、佩戴。《水滸傳》第四五回:「石秀捉了包裹,跨了解腕尖刀,來辭潘公。」

8. 兩腿之間。通「胯」。《漢書.卷三四.韓彭英盧吳傳.韓信》:「眾辱信曰:『能死,刺我;不能,出跨下。』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