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󳷸󳷴󳷷󳷵𦝐󳷹𦫗𦫥𦫱𨣙󳷶

說 明

正  字 A02733 皮-05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面生气也。从皮,包聲。(旁教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面生气也。从皮,包聲。(旁教切)
字樣說明

左半之「皮」,中豎與下「又」相接,末捺改頓筆。右半作「包」︰下作「巳」,末筆作豎曲鉤,出「勹」外側;寫法參「包」字。

注  音 ㄆㄠˋ
漢語拼音 pào
釋  義

1. 面瘡。後亦指身上所生之瘡。《說文解字.皮部》:「皰,面生气也。」《淮南子.說林訓》:「治鼠穴而壞里閭,潰小皰而發痤疽,若珠之有纇,玉之有瑕,置之而全,去之而虧。」唐.玄奘《大唐西域記.卷八.摩揭陀國上》:「王聞心懼,舉身生皰,肌膚攫裂,居未久之便喪沒矣。」

2. 指臉部皮膚因皮脂腺分泌旺盛,阻塞毛細孔所生之小痘,俗稱為「粉刺」、「青春痘」。如:「面皰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