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󳄕󳄔𣱅󳄘󳄗𤱕𦫋󳄖

說 明

正  字 A02111 氏-04-08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󳄄(民)也。从󳄄,亡聲。讀若盲。(武庚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民也。从民,亡聲。󵧕(讀)若盲。(武庚切)

字樣說明 左作「亡」:下折筆處為圓筆,寫法參「亡」字。右作「民」:起筆作一橫折、一橫、一豎挑,末筆作斜鉤,斜鉤起筆上觸於橫,寫法參「民」字。
注  音 ㄇㄥˊㄇㄤˊ
漢語拼音 ㈠méng ㈡máng
釋  義

ㄇㄥˊ

1. 古代稱庶民為「氓」。《說文解字.亡部》:「氓,民也。」《詩經.衛風.氓》:「氓之蚩蚩,抱布貿絲。」漢.鄭玄.箋:「氓,民也。」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「遠方之人,聞君行仁政,願受一廛而為氓。」《宋史.卷四○○.列傳.汪大猷》:「貸錢射利,隱寄田產,害及編氓。」

2. 《詩經.衛風》之篇名。共六章。〈詩大序〉:「氓,刺時也。」或亦指棄婦自傷之詩。

ㄇㄤˊ

「流氓」:破壞社會秩序或組織幫派之不法分子。《文明小史》第一一回:「說是大人生祠上的一塊匾,同著長生祿位,被一班流氓打了個粉碎。」《續孽海花》第四○回:「各人召集了許多馬伕流氓械鬥,打了一個不開交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