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󳄕󳄔𣱅󳄘󳄗𤱕𦫋󳄖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2111-001 𣱅 氏-04-08
注  音 ㄇㄤˊㄇㄥˊ
漢語拼音 ⑴máng ⑵mé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氓」之異體。「氓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民部》:「民也。從民亡聲,讀若盲。」字或有二音:➀ㄇㄤˊ,民也;➁ㄇㄥˊ,通「甿」,《說文解字.田部》:「甿,田民也。」段注云:「民部曰:『氓,民也。』此從田,故曰『田民也』。」《史記.卷六.秦始皇本紀》:「陳涉,罋牖繩樞之子,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。」《集解》引如淳曰:「甿,古氓字。」

手寫字」字見《字彙補.氏部》,曰:「俗『氓』字。」按:「氓」字右形左聲,「手寫字」字下形上聲,實無二致,此猶「翊」之作「翌」、「憙」之作「手寫字」者也,就《說文》言,其為俗體是也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2111-002 𤱕 田-05-10
注  音 ㄇㄤˊㄇㄥˊ
漢語拼音 ⑴máng ⑵mé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氓」之異體。「氓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民部》:「民也。從民亡聲,讀若盲。」字或有二音:➀ㄇㄤˊ,民也;➁ㄇㄥˊ,通「甿」,說詳「手寫字」字條。

手寫字」字僅見《字學三正.體製上.古文異體》,以為「氓」之異體。按:「氓」者,段注曰:「自他歸往之民,則謂之氓,故字從民亡。」遷徙歸往而為民,則居之以土、以田,故字改從民田會意,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「願受一廛而為氓。」注:「廛、居也。」《周禮.地官.載師》:「以廛里任國中之地。」鄭注:「廛里者,若今云邑里居矣,廛、民居之區域也,里、居也。」此即農業社會,居之以為民,耕田以為食也,則字雖易形聲為會意,然音義無改,「手寫字」為「氓」之異體信然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2111-003 立-05-10
注  音 ㄇㄤˊㄇㄥˊ
漢語拼音 ⑴máng ⑵mé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氓」之異體。「氓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民部》:「民也。從民亡聲,讀若盲。」字或有二音:➀ㄇㄤˊ,民也;➁ㄇㄥˊ,通「甿」,說詳「手寫字」字條。

手寫字」字見《字彙.立部》,曰:「同『氓』。」《康熙字典.立部》從之,而《中文大辭典.立部》、《漢語大字典.立部》則均引《正字通》曰:「『氓』字之訛。」按:《正字通.立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與「氓」同。夫「氓」從「亡」,「手寫字」從「立」,「亡」、「立」形近易混,此《正字通.立部》以為「訛」者也,然此訛字或行諸久遠,幾與「氓」字無別,是以《字彙.立部》乃以二字為同也。此字雖是形訛,然文獻有據,是為「氓」之異體可從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2111-004 𦫋 艮-03-09
注  音 ㄇㄤˊㄇㄥˊ
漢語拼音 ⑴máng ⑵mé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氓」之異體。「氓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民部》:「民也。從民亡聲,讀若盲。」字或有二音:➀ㄇㄤˊ,民也;➁ㄇㄥˊ,通「甿」,說詳「手寫字」字條。

手寫字」字見《字彙補.艮部》,曰:「『氓』字之訛。」《康熙字典.艮部》、《中文大辭典.艮部》承之,而《漢語大字典.艮部》則以為同「氓」,並引《龍龕手鑑.雜部》曰:「手寫字,『氓』的或體。」按:《龍龕手鑑.雜部》字作「手寫字」,與「手寫字」形略異。夫「氓」從「民」、「手寫字」從「艮」,「民」、「艮」形近易混,故《字彙補.艮部》以為訛字是也,然此字或行諸久遠,時人習作,乃混而不別,此《龍龕手鑑.雜部》以為「或作」是也。此字雖是形訛,然文獻有據,形亦可說,類為俗字可也,是為「氓」之異體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2111-005 󳄔 氏-04-08
注  音 ㄇㄤˊㄇㄥˊ
漢語拼音 ⑴máng ⑵mé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氓」之異體。「氓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民部》:「民也。從民亡聲,讀若盲。」字或有二音:➀ㄇㄤˊ,民也;➁ㄇㄥˊ,通「甿」,說詳「手寫字」字條。

楷體「手寫字」字見《類篇.民部》,音義並同《說文》之「氓」。按:「手寫字」當是篆文「手寫字」之楷定者,本當以此為正字,而今乃以通行之「氓」為正,則本形之「手寫字」反為其異體耳,故可收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