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󲹮󲹯󲹸󲹷𣟶󲹰󲹳󲹲𦿕󲹱󲹶󲹵󲹴𧄡

說 明

正  字 A02030 木-12-16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散也。从木,焦聲。(昨焦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散木也。從木,焦聲。(昨焦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木」豎筆不鉤,右捺改作點;右半作「焦」:上作「隹」,四橫筆皆接左豎;下作「火」之變形,四點,寫法參「焦」字。
注  音 ㄑㄧㄠˊ
漢語拼音 qiáo
釋  義

1. 砍柴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:「樵,散木也。」《詩經.小雅.白華》:「樵彼桑薪,卬烘於煁。」《左傳.昭公六年》:「不樵樹,不采蓺。」宋.方岳〈三虎行〉:「西鄰昨暮樵不歸,欲覓殘骸無處所。」

2. 木柴。如:「薪樵」。《左傳.桓公十二年》:「輕則寡謀,請無扞采樵者以誘之。」宋.柳永〈煮海歌〉:「滷濃鹽淡未得閒,採樵深入無窮山。」

3. 打柴者。如:「老樵」。唐.杜荀鶴〈遊茅山〉詩:「漁樵不到處,麋鹿自成群。」唐.孟浩然〈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〉詩:「樵人歸欲盡,煙鳥棲初定。」

4. 瞭望敵人之高樓。通「譙」。《漢書.卷六九.趙充國辛慶忌傳.趙充國》:「為塹壘木樵,校聯不絕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樵與譙同,謂為高樓以望敵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