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󰏴󰏳󷈀󰫝󱹠󹀍󰋾󷈊󰏲󰏽󰏼󰏹󰏺

說 明

正  字 A00232 人-11-13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創也。从人,手寫字省聲。(少羊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創也。从人,手寫字省聲。(式羊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作从人,C08663省聲。楷書寫法:右半作「手寫字」:上作一撇、一橫,與「昜」不同,中亦作一長橫;下「勿」之起撇,上觸長橫筆。「殤」、「觴」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「手寫字」所以為「C08663」之省,《說文解字.角部.觴字》段玉裁注云:「C08663從矢,矢從入,故曰C08663省聲也。」。
注  音 ㄕㄤ
漢語拼音 shāng
釋  義

1. 受創、使受創。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:「傷,創也。」《左傳.成公二年》:「郤克傷於矢,流血及屨,未絕鼓音。」《史記.卷三一.吳太伯世家》:「越因伐吳,敗之姑蘇,傷吳王闔廬指,軍卻七里。」

2. 皮肉破損之處。如:「傷口」。《左傳.襄公十七年》:「以杙抉其傷而死。」

3. 耗損、毀壞。三國魏.嵇康〈養生論〉:「一怒不足以侵性,一哀不足以傷身。」唐.杜甫〈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〉:「曉鶯工迸淚,秋月解傷神。」

4. 妨礙。唐.白居易〈效陶潛體〉詩一六首之一六:「濟水澄而潔,河水渾而黃,交流列四瀆,清濁不相傷。」元.關漢卿《望江亭》第三折:「小娘子就靠著小官坐一坐,可也無傷。」

5. 悲痛,使憂心難過。《詩經.周南.卷耳》:「我姑酌彼兕觥,維以不永傷。」《隋書.卷七○.列傳.李密列傳》:「柴孝和溺死於洛水,密甚傷之。」

6. 毀謗、詆毀。《呂氏春秋.離俗覽.舉難》:「人傷堯以不慈三名。」《封神演義》第四八回:「好妖道!焉敢如此出口傷人,欺吾太甚!」

7. 姓。如春秋宋國有傷省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