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 異 體 字 A01016-001 冝 冖-05-07 內 容 〔關鍵文獻〕《玉篇.宀部.宜字》。 研訂說明 注 音 ㄧˊ 漢語拼音 yí 研 訂 者 簡宗梧 內 容 「冝」為「宜」之異體。宜,《說文解字.宀部》篆體作「」,云:「所安也。從宀之下,一之上,多省聲,,古文宜,,亦古文宜。」惟金文所見,多作或。容庚《金文編》云:「象置肉于且上之形,疑與俎為一字。」後人大多從之,今作「宜」,即從宀且。從宀之字,隸或作從冖,俗多從之。冝,見於《玉篇.宀部》及敦煌漢簡,又為《漢簡文字類篇.宀部》所收,亦見於《敦煌俗字譜.宀部》、《漢隸字源.平聲.支韻》引〈老子銘〉、〈酸棗令劉熊碑〉及《隸辨.平聲.支韻》所引〈史晨碑〉。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宀部》所收「宜」字,皆作「冝」。蓋俗寫已久,除《玉篇》謂「今作冝」外,《字鑑.平聲.支韻》亦謂宜「俗作冝」,《字彙.宀部》則謂「宜俗從冖,非。」然其來有古,當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