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𠤥𣽉𣽈󳖆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2362-001 水-09-12
注  音 ㄖㄨˊ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濡」之異體。「濡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濡水,出涿郡故安,東入淶。從水需聲。」(大徐本「淶」作「手寫字涑」)

手寫字」字見《字彙.水部》,曰:「古『濡』字,晉人草書多用之。」《正字通.水部》並同。按:「濡」從需聲、「手寫字」從禹聲,「需」者相俞切,屬段氏古音之第四部;「禹」者王矩切,屬段氏古音之第五部,四、五二部韻近,可相通,則「濡」之作「手寫字」,或是以韻近字改易聲符也,其為異體可從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2362-002 𠤥 匕-12-14
注  音 ㄖㄨˊ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濡」之異體。「濡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濡水,出涿郡故安,東入淶。從水需聲。」(大徐本「淶」作「手寫字涑」)

手寫字」字見《集韻.上聲.獮韻》,以為「手寫字」之或體,而《字彙補.匕部》則曰:「手寫字,與『濡』同,見《韻寶》。」《康熙字典.匕部》、《漢語大字典.儿部》並同。按: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手寫字部》:「手寫字,柔韋也。從手寫字、從皮省,敻省聲。」與水名之「濡」形義俱異,而《集韻》以「手寫字」為「手寫字」(即「手寫字」)之異體,或其形近故也。至若《字彙補》引《韻寶》以「手寫字」為「濡」之異體,其形構旨趣雖不得而知,然字書有據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2362-003 𣽈 水-12-15
注  音 ㄖㄨˊ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濡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篆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水出涿郡故安,東入漆涑。從水需聲。人朱切。」

《龍龕手鑑.水部》以「手寫字」為「濡」之俗字。《四聲篇海.水部》手寫字,人朱切。霑濡也。又《字彙.水部》手寫字,同濡。

手寫字」既為「濡」之俗字,可收為異體也。

異 體 字 A02362-005 𣽉 水-12-15
注  音 ㄖㄨˊ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濡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篆作「手寫字」云:「水出涿郡故安,東入漆涑。從水需聲。人朱切」。

《集韻.平聲.虞韻》濡,或作手寫字。《四聲篇海.水部》手寫字,汝朱切。水名,與濡同。又《正字通.水部》手寫字手寫字並同濡,人部儒作手寫字,從從需一也。《經典文字辨證書.水部》手寫字字下注曰:「俗。出《莊子》陸德明曰:本作濡。」今《異體字手冊.十七畫》濡,亦收或體手寫字

手寫字」與「濡」乃異形同字,故收「手寫字」為「濡」之異體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