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𣺯󳏌󳏍𤃁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2288-001 𤃁 水-16-19
注  音
漢語拼音 shī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溼」之異體。「溼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曰:「幽溼也。從水,一所以覆也;覆而有土,故溼也;㬎省聲。」段注本曰:「幽溼也。從一,覆也;覆土而有水,故溼也;從手寫字省聲。」「手寫字」字見《六書正譌.入聲.緝韻》,以為即「溼」字,《正字通.水部》亦曰:「與『溼」同。《說文》作『手寫字』,《九經字樣》隸作『溼』。」按:《正字通》說是。「手寫字」字當是篆文「手寫字」之隸定者,今則通省作「溼」,則「手寫字」為其異體有徵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2288-002 水-14-17
注  音 ㈠⑴ㄊㄚˋㄌㄨㄛˋ #⑴ㄒㄧˊ
漢語拼音 ㈡shī ㈠⑴tà ⑵luò #⑴xí ⑵shī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濕」為「溼」之異體。「溼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曰:「幽溼也。從水,一所以覆也;覆而有土,故溼也;㬎省聲。」段注本曰:「幽溼也。從一、覆也,覆土而有水,故溼也;從手寫字省聲。」「濕」字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手寫字水,出東邵東武陽,入海。從水手寫字聲。桑欽云:出平原高唐。」隸變通作「濕」(《漢隸字源.入聲.緝韻》引〈孫叔敖碑〉及〈平原東郡門生蘇衡等題名〉)。《五經文字.水部》曰:「經典皆以『濕』為『溼』。」按:依《說文》,「溼」為幽溼,「濕」為水名,本是二字,然以其同音,故經典多假「濕」為「溼」,通行既久,遂混而不別,字書乃列為異體,文獻有據,故可收。

#「濕」另兼正字

⇒「漯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