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前版序

※臺灣學術網路十三版(正式六版,106年11月)

部長序  院長序  
總編輯序(《異體字字典》正式六版)  編審小組召集人序(《異體字字典》正式六版)

部長序

  教育部為了解決文字語言教學、生活訊息傳播、資訊編碼規範等因字形分歧所造成的困擾,民國71年起陸續公告常用字、次常用字、罕用字三個標準字體表,期由亂趨整,樹立屬於這時代的用字標準。

  隨後又為保存文字歷史,民國84年起教育部開始編輯《異體字字典》,以三字表中的標準字體(或稱正字)為綱領,整理古今字書文獻相應之異體字形,其編輯目的在於確立傳統漢字的正字地位,同時提供正字字形在歷史上演變或形成的脈絡線索,總整成一部收錄10萬餘字的大型中文字形彙典。

  《異體字字典》自公布以來,對於語文教學及漢字研究提供豐富資源,也成為電腦中文內碼擴編基礎,影響層面涵括漢字研究、教育文化、中文資訊等領域,可謂近40年來最為重要的文字整理成果之一。

  國家教育研究院(以下簡稱「國教院」)為研究專責機構,考量字辭典編修工作須由專業且專責團隊進行,民國102年起由國教院承接教育部五部國語字、辭典之維護及編修工作,迄今各部字辭典陸續公布編修成果,成效卓著。今本典臺灣學術網路十三版(正式六版)上線,誠盼各界不吝指教,更期勉國教院持續編修《異體字字典》,建立更為完整的漢字字形資料庫。

潘文忠謹識
中華民國一○六年十一月

院長序

  本院自102年1月起承接教育部5部線上國語字、辭典之編修及維運工作,為順利推動此項重要業務,除設置專責單位外,並成立「國語辭典編審委員會」,廣邀學者專家提供專業協助。

  字、辭典各有其編輯目標,教育部《異體字字典》屬總整漢字字形之大型漢字資料庫,其編輯目的在於確立傳統漢字的正字地位,收字多達10萬字以上,主要供語文教育及學術研究利用,且為國內電腦中文內碼擴編的基礎。持續編修此部字典之重要不可言喻。

  因此,102年起即進行《異體字字典》大規模內容審修工作,並參考讀者回饋意見及本院自行檢測結果,委請資訊專業廠商持續維護及擴充本典新版本之系統功能。

  新版本推出試用以來,累積人次已達268萬人以上,已有固定讀者群。為提供更好的服務,今即將推出臺灣學術網路十三版(正式六版),本版次在系統功能總計提供8種查詢方式,並新增「複製引用網址」、「列印」等功能;在內容編修上,逐步修訂正字解說和新增附錄「正字表」等,期使《異體字字典》更為切合學術利用及使用者需要。

  新版次得以順利推出,特為感謝許學仁總編輯、李添富副總編輯兼《異體字字典》召集人的協助,以及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同仁的努力。本院歡迎各界持續多加使用並請不吝提供寶貴意見,本院亦將持續修訂,賡續我國文字整理工作。

許添明謹識
中華民國一○六年十一月

總編輯序

(《異體字字典》正式六版)

   漢許慎撰《說文解字》,以秦篆為宗,而間存古籀,兼及戰國古文,凡九千三百五十三字,既為當時整理文字之巨製,亦為後世研治文字之要籍。自茲而後,字書代出,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等皆其尤著者。且非一時一地一人所造作,故有同義異形者,有同形異義者,或有繁刪簡者,或由簡增繁者,既已約定俗成,孳乳流變,旁歧充斥,流行於世,採集而成字書者,俗字、訛字、雜體、別體等,雖於書有據,不便去其任何一字,故等歷代字韻書,遂代有增異,清代《康熙字典》字數,至四萬有奇,《中文大辭典》之字數,則近乎五萬。

  自民國八十四年起,陳新雄教授赴韓國參與亞洲漢字協會年會,有鑑亞洲漢字文化圈各國使用之漢字字形參差,因倡議推動《異體字字典》編輯專案,期能全面統整亞洲漢字文化圈之字形。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基於職責所在,成立編輯委員會。由李鍌教授擔任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,召集國內十數位文字學專家學者擔任委員,推舉陳新雄、李殿魁兩位教授為副主任委員,並委請極富辭書編輯經驗之曾榮汾教授擔任總編輯,負責具體編務。自原始文獻之蒐羅、編輯體例之研訂,到異體字之篩選、審定,上下數千年的形體演變,其間錯綜複雜之字際關係,歷時六載艱辛,民國九十年五月,方見初步成果,正式以網際網路出版,或為當前整理中國文字的最大規模字形語料庫。在教育部前已研訂公布常用字、次常用字及罕用字三標準字體表為綱領下,超過十萬字之中國文字字形資料庫,若網在綱,較然不紊。不但是文字研究薪傳的展現,是國家語文建設的成就,也是面對漢字資訊數位化挑戰,漢字擴編的基石。

  距前版轉眼又過了十五個年頭,其間雖有小幅度的正訛與增訂,參閱與日俱增的讀者回饋意見,絕非能滿充讀者之鞭策,確有賡續加速修訂之需求。因與李副總編輯添富教授研議,商請其擔任《異體字字典》編審小組召集人,規劃和推動《異體字字典》修審編務,盼能永續師長的志業。近五年來,召集人從協調研訂委員,確立修審編組;擬定修審流程與步驟;釐清修審原則,定位增補刪改之幅度;審訂各流程稿件,確定撰審體例,凡此莫不秉持專業學養,日以繼夜,挹注大量心力。因之本版之修審,在前版基礎再現新猷。在內容編修上︰一則修訂「正字解說」之釋義,貼合本典收錄文獻,考察字義演變之脈絡。再則增補「正字解說」之「說文釋形」,體現《說文》字構說解,初形及本義之關聯,考察正字之根源。三則重新釐清字際關係,予以新增、改形,增列對應正字線索。四則重新掃描「形體資料表」文獻語料,提供清晰之文獻影像,方便讀者研究辨識。五則擴充正字表,確實體現教育部國字標準字體之修訂成果。六則改善附錄製圖,期使字形清晰劃一。在系統調整上:擴充正文收字之查詢,由二種增設至八種。附收字查詢計有「正字表」、「待考正字表」等九種附錄收字。以增添讀者運用之便捷。

  本版編輯小組的成員,都是各大學中文系所的學生,又跟著我們在辭典編輯中付出青春,任勞任怨。所延聘的委員多平日忙於教學,放棄休閒生活,勉力配合研修和審訂,不計酬勞,不求聞達,正是對國家有一份擔荷,對文化的有一份承擔的期許。而前總編輯曾榮汾學長秉持敏銳和體諒,長年與異典為伍,凡遇到訛謬不足之處,則無私提供本版參酌,讓本典得以即時修訂,減少缺失。我們深知文字關係國運之重大,從事編纂異體字字典工作,雖然夙夜兢兢,不敢疏懈,倘有闕漏乖謬,尚祈讀者通人,加以指正,俾能共同達成愛護民族文化之大願。本版異典即將正式上網,爰綴數語,用表對工作同仁辛勞的感謝之意。

許學仁謹識
中華民國一○六年十一月

編審小組召集人序

(《異體字字典》正式六版)

  自從民國八十四年加入《異體字字典》編輯團隊以來,只知道要盡其在我的將每一個負責審定的字,不論字形、字音或字義,都做最為詳贍的考察與辨識,提供讀者最為明確精準的異體字相關訊息。就是沒想到過有一天必須承繼老師們的志業,承擔起規劃和繼續修審的重責大任。

  多年來,不論海內外,只要提起《異體字字典》,「功德無量」、「嘉惠士林」的稱譽,總是不絕於耳。對於編輯團隊而言,這些讚許,除了鼓勵與安慰之外,更是讓我們想要進一步讓字典達到更為周延完備的動力。其實,《異體字字典》的修訂工作,從來沒有停止過。這幾年來,我們的持續進行的工作大抵有:

一、內容編修部分

(一)持續修訂「正字解說」中之「釋義」

本典收錄約三萬個正字,其中約有一萬個正字的釋義原係引用自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,為使該批正字釋義更能切合本典性質,邀請學者專家加以修訂,期使釋義內容能夠更為貼合本典陳列文獻之字義演變脈絡,並參考兩岸重要辭書,酌補常用字義。

(二)持續增補「正字解說」中之「說文釋形」

漢代許慎《說文解字》的構形說解,向來為探討文字本形之主要依據。為此,本版增設「說文釋形」欄,陳列《說文解字》中之文字本形,併及字義及字構析解,以呈現《說文》本形與正字字形和字義之關聯,做為正字溯源之參考。

(三)字形收錄之必要增補或刪改

就學者專家以及編務人員於使用或修纂過程中,陸續提供、發現之文獻資料以及字形連繫線索進行審查,並作必要之增補或刪改(如:新增異體、異體字改形、增列對應正字關係等)。

(四)形體資料表文獻影像之改良

本典以正字為綱領,並逐字附錄形體資料表提供形、音、義發展脈絡以為參考。惟前版因編輯年代較早,掃描技術未盡成熟,故形體資料表中部分文獻影像稍嫌模糊,爰於建置新版系統時,重新數位化其中33部對外開放瀏覽文獻,提升影像辨識,俾利讀者參考。

(五)擴充附錄「正字表」

本版次擴充附錄「正字表」,納編本典收錄之正字(含常用、次常用、罕用字及新增正字),確實呈現教育部國字標準字體的修訂成果,也便於讀者查閱。

(六)改善附錄字圖

本典原有字圖之解析度較低,且因當時受限於編輯期程,未及完成楷體字型之製作。本版次除逐步改善辭典正文及附錄內容中之字圖資料外,更以楷體風格重製原有手寫字圖,使字形更為清晰劃一。

二、系統調整

  本典自公布試用以來,累計使用已達268萬人次,平均每日約有1,200使用人次,為因應教育部之修訂規範,並參考讀者反應意見以及自我檢測結果,提昇字典服務品質。本版新增或修訂之系統特色如下:

(一)查詢介面

1.正文收字查詢

除既有的「部首查詢」、「筆畫查詢」外,本版次另增設「單字」、「注音」、「漢語拼音」、「倉頡碼」、「四角號碼」等五種傳統查詢方式,以及綜合上述七種方式後再加入筆順、形構等條件的「複合查詢」。總計提供八種查詢方式。

2.附收字查詢

提供部分附收字綜合查詢功能,包含〈正字表〉、〈待考正字表〉、〈單位詞參考表〉、〈符號詞參考表〉、〈日本特用漢字表〉、〈韓國特用漢字表〉、 〈臺灣閩南語用字參考表〉、〈臺灣客家語用字參考表〉、〈漢語方言用字參考表〉等九種附錄之收字。

(二)收字呈現

1.系統字由原先使用之Big5字集改為Unicode字集,字型以微軟標楷體為主。

2.非系統字則提供「教育部宋體字圖」及「原版手寫字圖」兩種模式選擇,前者為系統預設模式。

3.注音符號則配合教育部規範之修訂,將韻符「|」全面修改為「ㄧ」。

  主管當局的決策,是我們工作的依據;讀者的回饋,更是我們工作熱情與動力的來源。雖然我們很清楚,再怎麼努力的修訂,總是有所不足,因為新的證據不斷出現,讀者寄予我們的厚望也日益殷切,我們的人力卻有所不足,我們的資源也不是那麼的豐沛。但是,我們卻很願意,也很享受於沉浸在異體字的世界裡,為學界提供服務、為讀者提供新知,為漢字的發展與承傳,略盡我們的綿薄之力。

李添富謹識
中華民國一○六年十一月

 

 

※臺灣學術網路十一版(正式五版,93年1月)

部長序  國語推行委員會主委序  編輯委員會主委序  編輯委員會副主委序  
總編輯序(《異體字字典》正式五版)  總編輯序(《異體字字典》試用版)

部長序

  自從網際網路蓬勃發展以來,教育部就十分注意利用網路的功能。民國八十三年九月推出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網路版後,至今使用人次已超過二百六十萬,如果再加上其他兩部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及《國語小字典》,則每天都有近萬人次在利用這些教育資源,這種力量顯非過去單靠書面版的字辭典所可比擬。這種效果也正符合本部結合網路推動全民終身學習的理念。

  民國九十年六月本部又完成了《異體字字典》,這是一部總整文獻字形的大型資料庫。不但可以提供語文教育及學術研究的利用,並且是未來電腦中文內碼擴編的基礎。目前國內通行的內碼系統,即是以過去整理的標準字體字表為基礎,而且向國際標準組織申請納編中文字形,也一直都是由本部國語會與行政院主計處、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等單位攜手合作。可見字形整理不但與語文教育相關,更與中文資訊的發展有密切關係。   

  《異體字字典》收字超過十萬,重要字形委由專家研訂,並提供原始文獻以資參考。所有內容皆以電腦編輯,成果直接置於網際網路。就整理規模而言,史無前例;就教育推廣效果而言,宏效可期。本字典自上網以來,使用人次已逾八萬,今又將發行光碟版本,用途將更廣拓。此實語文教育之盛事,特為之序。

黃榮村謹識
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五月

國語推行委員會主委序

  異體字字典的編輯緣起,始於陳新雄教授赴漢城參加「第二屆漢字文化圈內生活漢字問題國際討論會」,攜回國內的建議,希望能將亞洲漢字作一整合。本會鑑於整理中文字形責無旁貸,於是成立專案編輯委員會,委由李前主委鍌擔任主任委員,聘請國內知名文字學專家擔任委員,並委由具豐富編輯經驗的曾榮汾教授擔任總編輯。以本會編輯國語辭典所訓練的人員為基礎,從資料蒐集至定稿的編輯,歷經六年的努力,終於有了成果。

  本部字典共收錄十萬多字,包括常用字、次常用字、罕用字三個正字表所帶領的異體。所利用的文獻除字書外,也涵蓋方言、民俗資料。因此它可以說是一部字典,同時它也是一個中文字形資料庫。比照往例,此份成果也置於網際網路上,透過它所宣示的,不但是一部工具書,也是國家語文建設力量的象徵。因為像這麼龐大的資料庫,所反映的不但是內容品質,更是一種文化成就。國語會近年來完成的幾十種語文資料庫,所秉持的就是這種理念。未來國語會將繼續以這些成果為基礎,朝國家語文資料庫的建設目標不斷努力。

  這部字典的內容十分繁複,單是字形超連結的點就超過百萬,對所有人員長久以來的辛勞,實無任感激。但是編輯雖已盡力,相信掛一漏萬在所難免,因此除了後續維護工作應立即進行外,更希望各界在使用之餘不吝賜教。

曹逢甫謹識
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六日

編輯委員會主委序

       所謂「異體字」,是指在一個正字標準下,文獻上與此正字同音義而形體有異的字。歷來對它的稱呼很多,除異體字外,還有俗字、訛字、雜體、別體等,其中最能具體表現其文字特性的,應該就是「異體字」了。文獻上充斥了這些字形,反映了中國文字形體孳乳流變的自由與旁歧的現象。這些現象往往會造成學術資訊傳承的障礙。漢代許慎〈說文解字敘〉說:「文字者,經藝之本,王政之始。前人所以垂後,後人所以識古。」也就是說:文字是用來記錄前人的智慧與經驗而將它傳承下來,如果文字閱讀造成了障礙,前人的智慧與經驗,後人就無法順利吸收。

  教育部從民國六十年代初,就開始整理標準字體,前後公布有常用字、次常用字、罕用字三個正字表,也初步整理了《異體字表》。正字表所收的字都具有獨立音義,《異體字表》的收字就是對應這些正字的另外寫法。這四個字表所收的字,也正是現行國家標準中文標準交換碼納編(CNS11643)的依據。民國八十四年臺灣師範大學陳新雄教授赴韓參加由韓國、日本、中國大陸和我國組成的亞洲漢字協會所召開的年會,與會代表基於目前對亞洲各國所用的漢字字形頗見參差,決議作一統整。陳教授返國後,即向本會提出建議。經由本會召集相關學者專家研議後,基於下列幾點理由,決定推動異體字字典編輯專案:

一、為維護傳統正字的地位,有必要將亞洲漢字以正字為綱領作一統整。
二、為日後擴編中文電腦內碼,有必要作大規模整理,以為擴編之基礎。
三、為修訂原異體字整理的初步成果,有必要正訛與增訂。

  本字典從民國八十四年開始,成立編輯委員會,由本人擔任主任委員,聘請國內十數位文字學專家擔任委員,協助研訂與審查。並推舉陳新雄、李殿魁兩位教授為副主任委員。總編輯則由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副總編輯曾榮汾教授擔任。從原始文獻的收錄到異體字的挑選、審定,其中艱辛,難以言述。編輯辭典本難,編輯異體字字典尤難。上下數千年的形體演變,實非錯綜複雜所能表述。編輯小組利用電腦為工具,儘可能將所有資料數位化,委員則在學理部分予以充分指導。歷經五年的努力,如今第一階段的成果已告完成。這部分的異體字都是常用正字所對應的異體,一共收錄了四萬餘字,未來的總成果預計將超過十萬字。這也許是中國文字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整理了。

  此次成果展示以網路版為主,每一個異體字都交代了對應正字的音義,異體字出現的關鍵文獻。有一部分需要作進一步形變說明的,另附上專家的研訂資料。成果上雖然因尊重著作權,無法呈現原始文獻,但在一定條件下,經過申請是可以獲得單獨異體字的關鍵文獻。

  編輯小組的成員都是各大學中文系的畢業學生,長期以來他們接受辭典編輯訓練,都能在艱苦環境中,任勞任怨,並使用最先進的電腦技術完成任務。他們所知實已遠超過學校的知識。所聘請的委員也都在百忙中,盡力配合研訂與審查的工作。幾年來,大家齊心為國家、為文化完成了這一件大事,敬業精神令人感佩。尤其在工作中期,林炯陽委員的逝世更令所有工作同仁無限懷念。今日字典即將正式上網公布,個人忝為主任委員稍贅數言以為序,感謝工作同仁的辛勞,並盼各界不吝指教。

李鍌謹識
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

編輯委員會副主委序

  民國八十三年九月二十八及二十九日,我應韓國國際漢字振興協議會會長鄭秉學先生之邀,以中華民國代表主題發表人之身分,赴韓國漢城參加「第二屆漢字文化圈內生活漢字問題國際研討會」發表論文,我發表〈如何使漢字在漢字文化圈內使用更方便〉一文。我在該文指出漢字之正體字,具有六大特色與優點:

  1. 漢字乃從形象圖畫發展而來,故自始即具圖畫藝術之優美形象,且字體方正,四平八穩,益增使用者之認同感。
  2. 漢字因係表形,故漢字非按語音原則構成,不易受語言古今變化及方言歧異之影響,可在不同方言區共同使用,甚至於在不同語言中亦可使用,如韓國與日本。
  3. 漢字適合記錄古代單音詞占優勢之漢語,能有效區別同音義之單音詞,且能在文字上附加類別概念,使字義明確,特別適合書寫文言文。
  4. 漢字符號圖形豐富,有顯著之區別能力,由千餘基本字形單位,採用各種配合方式,可以搭配成數萬種不同之符號,而所占篇幅甚小。
  5. 漢字形聲方法,有創造新字之能力,能隨社會發展之需要,隨時創造新字以表達新詞。
  6. 漢字雖不因方言歧異之影響而變異,但確能適應方言,有製造方言字之能力。

  該次會議參加發表論文者,除中華民國由本人代表外,尚有韓國學者三人、中國大陸二人、日本二人,其未發表論文僅參加討論者,則有韓國六人、中國大陸二人、日本二人。此次會議主要議題,在於韓、日兩國深覺中共簡體字之推行,實為各國之間彼此溝通造成障礙,特別是中文電腦軟體流通之障礙。因此希仍在使用漢字之各單一國家,共同研商,在現行文字基礎上,研尋一種穩定字形式樣,訂定共同文字形式,然後進行標準化與統一化,以便彼此溝通,及促進資訊之交流。

  會後各國代表又共同簽署「合意事項」一紙,同意設立「國際漢字振興協會」,總部設在漢城,其餘參與國家,則在其國內設立分會,以便將來共同商訂漢字標準化與統一化。會議期間,主辦單位韓國稱我方為臺灣代表,大陸代表反對,希望我方改為「中國臺灣」,本人因提相對建議,若我方稱為「中國臺灣」,大陸亦不可逕稱「中國」,應改稱為「中國大陸」,亦獲得大陸代表之同意,而列入「合意事項」中。同時各國代表共同決議,期盼各國代表返國後,向各國政府建議,將確立漢字共同型式作為政府政策,並希望各國能編定《異體字典》。

  本人返國後,一面與中國文字學會連繫,經全體理監事同意,並提經會員大會通過,在中國文字學會之下,設立「漢字振興小組」,並經全體理監事同意推選本人為召集人。以便日後賡續參與會議,商討漢字共同型式。若我國不參加此項國際會議,則由於中共之參與,將來有關漢字之決議,勢必影響我國,則我國推行多年之國字標準化工作,必將遭受莫大影響。若我國亦參與會議,則可連絡韓、日、香港等各地代表,以抑制中共簡體字之繼續擴大。一旦東亞漢字生活圈採用全體遵行之標準化漢字,我方亦可以現有之標準字體,提供並說服各國採行。否則,將來東亞漢字資訊科學方面之損失,將難以估計。故個人以為茲事體大,不可等閒視之。又因漢城會議曾通過議案,由各國代表籲請各國政府,編定異體字典,以便將來訂定東亞漢字統一型式之參考。

  余自韓返國後,為使我國在訂定標準化漢字方面,能有所供獻,故乃呈文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,請在其權責之內,研擬編撰異體字典之可行性,國語推行委員會李主委爽秋(鍌)與全體委員會議決定,為延續教育部推行標準字體政策之成功,及加強將來參與國際研訂漢字標準型式之發言分量,乃毅然通過編撰異體字典,邀請全國各大學文字學專家學者為編撰委員,於民國八十四年正式成立異體字編撰委員會,由李鍌教授出任主任委員,李殿魁教授及本人出任副主任委員,並敦請曾榮汾教授出任編輯,於是招募各大學中文系學生為助理,鳩工庇材,著手編定,發凡起例,每月兩次研討會議,於紛歧中求統一,於眾議中求兼顧,終於商定體例,開始編輯,歷時七載,終告竣事。本字典所收文字正體與異體合併計算,總計為十萬零五千五十一字,較之中共所編《中華字海》之八萬五千五百六十八字,尚多出二萬零三百八十三字有奇,為目前現存漢字字典、詞典類書,收字最多者。而附錄中〈民俗用字表〉、〈單位詞參考表〉、〈義未詳正字表〉等表所收文字仍未計算在內。因文字浩繁,資料贍博,故先行上網,以徵信於社會,求正於國際。而我自始至終皆參與其事,瞭解最詳,因述其編撰緣起如斯,俾世人有所瞭解,至於編輯之細節,則有凡例存焉。斯為序。

陳新雄謹序
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

總編輯序

(《異體字字典》正式五版)

  《異體字字典》終於編完了,個人似乎可以舒緩一口氣。漫長的六年,每天罣記的就是這部字典。對國家、師長的託付,也似乎有了交代。但就像其他的成果一樣,每部經過費心的字辭典都像自己的孩子,要放也放不下心來。這些年來在教育部所編的工具書,雖自信都盡了心力,但書成之後,反覆摩挲,總是不足。古人說:「事非經過不知難。」編輯辭典有此體會,編輯異體字字典更有此體會。

  異體字的資料是文字孳乳演變的實況紀錄。所謂「異體字」,是相對於「正字」而言,歷來文字教育都偏重於正字的了解,但是更豐富的文字資料,卻存留於此標準之外,此正是異體字價值所在。如果想要總整文字資料,捨異體字則莫由。因此教育部為配合漢字環境的整合及中文資訊的發展需求,編輯此部字典。換言之,此部字典所欲追求者,正是一個全面的中文字形資料庫。

  編輯此部字典有許多困難。首先遇到的是「正字」的標準。關於「正字」的學理,各家說法並不一致。或從字構淵源論究,或從實用功能探討。這是因為自古以來,各種文獻反映時代非一,編輯目的紛然,各有立場,說法自異。但是今天從事這些異體的蒐集,所用的標準唯能憑據教育部所頒的正字表,標準唯一,時代唯今,卻欲盡括歷來諸家說法,難免有擿埴索塗,莫得其終之憾。但是若無標準,則又將深溺字海,隨異說浮沉,更難登彼岸。此正為編輯此一字典莫可奈何之處。

  再者,整理中國文字,形音義必須兼顧。表面看來,異體歧衍,形體為重。或隸變,或草省,或減形,或增旁,自有其道。但是實際上的演變卻與音義糾纏難分。或甲為乙之異,乙復為丙之異;或甲為正字兼作乙異,乙亦為正字兼作甲異;或丙有兩音,一為甲異,一為乙異,丙復有他義,又當為正字;或丙為甲異,不為乙異,依形音義線索卻可推而與乙相涉。或甲為文獻用字,似為乙異,字書未收,只能類推,卻苦無旁證,不敢妄斷。或聯綿詞異形,本皆當獨立為正,但文獻上卻或正或異,紛歧難斷。如此糾纏,莫可罄書。因此,文字孳乳,上從甲金文字,下至今日俗寫,恰似淩空懸瀑,直瀉而下,或匯江河,或成支派,縱橫交錯,蜿蜒曲折,縱可沿波討源,卻可能雲深不知處。更何況,限於人力,所能掌握之文獻仍嫌不足,也未能對所有正字詳細考證。因此此次整理,雖然謹守文獻,以教育部常用、次常、罕用三正字表為綱,蒐羅異體,建立字例,卻可能囿於文獻範疇及編輯學養,以致掛一漏萬,遺珠處處。此所以有編完字典,卻覺未竟全功之憾。

  然而,自古以來,蒐集一代異體有之,蒐集歷代異體鮮見,以一書而求涵括歷代字形者有之,以一書而求涵括歷代字形,更能明示出處,推究學理者,則首推此部字典。因此,縱有缺憾,字典收字已逾十萬,古今字書無此規模者。何況以電子書編輯,置於網路,全球共享,此又非古人所能及者。所載文獻,經過申請,皆可為非商業用途,此於教學研究,必具宏效。由此觀之,此一字典具可貴之處,未來影響信將久遠。然則,多年來參與工作之師長、同仁,凡所辛勞可感安慰。個人遺憾,似可期待於後續之維護,使其臻於理想。

  聚沙可成塔,集腋可成裘,字典編輯正是如此。未有長久功,那來鐵杵磨成繡花針,字典品質亦正是如此。偌大工程,雖已初見成果,裝潢精備則更待來日。教育部多年來支持語文整理工作,頗見績效,盼其能在既有基礎上,日進月益。更盼各界對此部字典善加利用,不吝指教,編者微願亦唯此而已。

曾榮汾謹識
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

總編輯序

(《異體字字典》試用版)

  民國八十四年間,當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進行最後編輯階段時,奉李鍌老師、陳新雄老師的囑咐,接下了《異體字字典》的編輯工作。從六十年代初期,跟著李殿魁老師學習編輯以來,所負責的工作,此次最為困難。我雖然在七十年代參與了教育部常用字、次常用字、罕用字等字表的整理工作,但當時只是把字體選錄,經討論後並加以標準化即可。不像這一次不但得從文獻選字,並編輯成字典。字典,顧名思義就是「字的資料庫」。傳統的字書具備了形、音、義的條件,這些條件,這部字典無一能免。因此,個人長期的工作經驗告訴我,這絕非是件輕鬆的事。

  一部字典的編輯企劃基礎在於幾個關鍵點,例如編輯目標、人員素質、經費預算、工作時間等。當初承接此項工作時,知道是要將文獻上的字形資料,作一次比較完整的整理,藉以修訂原教育部的《異體字表》,並成為未來中文電腦內碼擴編基礎,而且回應亞洲漢字協會統整漢字的決議。經初步了解評估後,發現這項工作非常艱鉅。它的總數量極可能超過十萬個字形單位,而且受限於編輯環境、經費預算等因素,考慮再三,我們作了兩期三年的計畫,聘請了二十五位的工作人員。但是在工作期間中,除了異體字整理外,人員還得兼負三部《國語辭典》的編輯與維護、年度語詞的調查統計、新詞語料的蒐輯、鄉土語料的整理等工作。多項工作齊頭並進,真正能投入異體字編輯的只有十六位專任編輯。這十六位多數只是各大學的中文系學士,不過其中有幾位已是編了七八年字典的老手。我們從民國七十四年開始,就已採用電腦來進行編輯,此次異體字整理當然也不例外。就在這種條件下,待編輯委員會同意編輯計畫後,工作逐步展開。

  編務的第一步是確立文獻。我們用字史的觀念,由古今中外,雅俗兼具,在量力而為的前提下,蒐了六十二種基本文獻。經過分析後,確定每種文獻採錄異體的標準。進而規劃編輯流程,開發系統,採購設備,三個月後,向委員會提出試作樣張。因為預估總成果的內容十分龐大,所以從一開始,成果的展示方式就朝電子版本去設計。就連會出書面的新《異體字表》也都是先作好電子版本。近年來國語會的語文成果無一不利用網際網路推廣出去,所以本字典的編輯流程就朝向成果以網頁編寫來設計。

  成果中,採正字領屬異體的體例。主要內容分為四大部分:一是正字形音義,二是領屬之異體字形,三是異體據以採錄的關鍵文獻,四是學者專家進一步的研訂內容。凡是有需要進一步說明異體形變學理者,原則上都附上學者專家的研訂說明。有關文獻的原始資料,因尊重著作權,雖未全然提供,但仍可在非商業用途的前提下,經申請取得關鍵字形資料。

  歷經了五年的努力,我們終於有了第一部分的成果,也就是常用字4808字所領屬的四萬多的異體字。這個部分是整部字典中最困難的部分。回頭檢討過去所遇到的困難,大概可以分述如下:

一、正字標準混淆的困難。
二、異體難以定形的困難。
三、異體音義與正字對應的困難。
四、文獻著錄態度參差的困難。
五、委員討論觀點紛歧的困難。
六、電子版本編輯技術的困難。
七、工作人員流動的困難。

  每項困難都足以成為編輯的障礙。編輯字辭典本難,編輯這種連定形都棘手的字書更是難。其中正異繁簡,古今參雜,眾說紛紜,難以定準。也因為編來實在相當枯燥痛苦,人員常是整批來去。

  不過,在這期間我們也獲得許多協助,例如花蓮師院的許學仁教授就是鼎力相助的一位。許教授與我一起開始編字典,到明年我們的編輯歲月都滿三十年了。這漫長的時間裡,許多的怪形、怪字都委屈他當個抄手。他常自嘲是自古以來抄字抄得最多的人。他是目前國內研究古文字的名學者,尤其在戰國楚文字的領域中更是佼佼者,他願意放下身段來幫忙抄字,純粹是出於一份承續文化的責任。在研訂委員中,除我自己為協調方便,忝列其間外,無論那一位都是當前國內小學領域中獨當一面者。他們在百忙中撥冗指導學理方面的問題,甚至是實際參與稿子的撰寫,有時還得受到編輯小組在工作壓力下,所發出的催稿「威脅」。編輯小組中,每位能留任下來的同仁都是我所佩服的,因為這種苦差事,絕非靠一份菲薄待遇所能耐得住的。其中王琬貞小姐資歷最深。她從讀大學時就加入辭典編輯工作,在技術觀念上,早已青出於藍。此次成果的網頁編輯就是由她和呂茗芬小姐負責。我的幾位學生,像林文慶君、周明華君、呂瑞生君,也都是長期奉獻時間於此項工作。擔任挑選異體字的陳逸玫小姐和鄭雅方小姐,此項工作的學理難度遠超過她們原來所學,但在敬業學習中,她們拿捏得中規中矩。負責新異體字表的魏邦儀小姐,在極繁瑣的資料中重建字序、編排版面,殊屬不易。負責形體表製作的龍佩伶小姐、林曉君小姐、陳怡如小姐,能在瑣雜的資料中,理出編輯基礎,耐性超人。負責發稿的邱惠娟小姐、周佩蓉小姐,虧她們能忍著性子逐一將每個異體字填注屬性,發給委員。負責清稿讀稿的陳秋燕小姐、張宜敬小姐、謝明在君,與負責正字釋義、成果校讀的施亦鳴小姐、楊雅玲小姐是工作的品管者,他們的細心正是成果品質的保證。先後擔任行政工作的李瑩娟小姐、闕宙慧小姐,在楊永全視察的督導下,提供了最有力的行政支援。當然還有負責其他專案的同仁,也都能適時伸出援手。五年中我們聘用了許多的兼任編輯,的確彌補了部分人力不足的缺憾。至於總編輯的工作只不過居中協調和督促進度而已。我也要感謝所有參與過的伙伴,正因為大家的盡心盡力,才能讓成果逐漸完成。

  這部字典的內容十分龐雜,我們以教育部所頒正字表的正字為綱領,統領所屬異體字,但異體字之間又會相互牽連。在取形標準上,對碑刻資料採取較保守的態度,不過仍有一些頗難掌握的部分。正字音義利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的資料,再加以補充。我們雖已盡力,但為了慎重起見,此次先推出試用版本。剩下的次常用、罕用字所屬異體部分,預計八十九年底也會推出。試用期間,我們會持續修訂,待明年上半年,匯聚各方意見後,會將整部字典潤飾得更好,再一起完成正式版本。誠盼各界能不吝指教。

曾榮汾謹識
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六月
 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