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󳄥󱎄󱎂󱎌󱎍󱎈󱎎󱎇𡬨󱎉𢍆󱎏󱎊󱎃󱎋󱎅𢍠󱎆

說 明

正  字 A00864 大-06-09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大約也。从大,从手寫字。《易》曰:「後代聖人易之以書契。」(苦計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大約也。从大,手寫字聲。《易》曰:「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。」(苦計切)
字樣說明 上半作「手寫字」,當上偏旁時寫法「手寫字」:左作二橫、一挑、一豎,右作「刀」;下「大」之末筆作頓點,寫法參「手寫字」(C00541)字。「楔」、「鍥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ㄑㄧˋㄑㄧㄝˋㄒㄧㄝˋ
漢語拼音 ㈠qì ㈡qiè ㈢xiè
釋  義

㈠ ㄑㄧˋ

1. 合同、合約。如:「地契」、「房契」。《說文解字.大部》:「契,大約也。」《韓非子.主道》:「符契之所合,賞罰之所生也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二五回:「馬道婆看看白花花的一堆銀子,又有欠契,並不顧青紅皂白,滿口裡應著,伸手先去抓了銀子拽起來,然後收了欠契。」

2. 投合、切合。如:「相契」、「契合」。《新唐書.卷九三.列傳.李勣》:「其用兵多籌算,料敵應變,皆契事機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九回:「這個人也是個不衫不履的人,與家父最為相契。」

3. 志趣相投者。晉.陶淵明〈桃花源〉詩:「願言躡輕風,高舉尋吾契。」唐.武元衡〈至櫟陽崇道寺聞十少府趨侍〉詩:「松筠自古多年契,風月懷賢此夜心。」

4. 刻。如:「契刻」、「契舟求劍」。《詩經.大雅.綿》:「爰始爰謀,爰契我龜」。《淮南子.齊俗》:「故胡人彈骨,越人契臂,中國歃血也。」

5. 刻寫之文字。如:「契文」、「殷契」。《易經.繫辭下》:「上古結繩而治,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。」

㈡ ㄑㄧㄝˋ

1. 取、持。通「挈」。《荀子.議兵》:「掎契司詐,權謀傾覆,未免盜兵也。」唐.楊倞.注:「契讀為挈。挈,持也。」《漢書.卷七七.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.毋將隆》:「今賢等便僻弄臣,私恩微妾,而以天下公用給其私門,契國威器共其家備。」唐.顏師古.注引晉灼曰:「契,取也。」

2. ㄑㄧˋ2之又音。

㈢ ㄒㄧㄝˋ

人名。殷代始祖。高辛氏之子,堯時為司徒,封於商。《書經.舜典》:「契,百姓不親,五品不遜,汝作司徒,敬敷五教,在寬。」亦作「偰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