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𠌷󹛝󱀸󱀷󰤐󱀬󱀯󱀰󱀴󱀮󱀳󱁂󱀲󱀭󱀵󱀽󱀹𡘺𡙕󱀾𡚺󱁁󱁃𢦕󱀼执󱀶󱀺秇󱀿𦎃󱁀󱀱

說 明

正  字 A00784 土-08-11
說文釋形

「執」《說文》本作「手寫字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捕罪人也。从丮,从㚔,㚔亦聲。(之入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捕罪人也。从丮、手寫字手寫字亦聲。(之入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捕罪人也。从丮,从手寫字手寫字亦聲。楷書寫法:左半作「幸」:上作「土」,下作「干」,中間兩點輕觸上下橫筆,寫法參「幸」字。右半為楷定「丮」字之變易,末筆作點,點穿撇筆,與「丸」有異,寫法參「丮」(B00006)字。「孰」字寫法參此。「墊」、「摯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ˊ
漢語拼音 zhí
釋  義

1. 拘捕、捉拿。《說文解字.㚔部》:「執,捕罪人也。」《詩經.大雅.常武》:「鋪敦淮濆,仍執醜虜。」《左傳.僖公五年》:「遂襲虞,滅之,執虞公及其大夫井伯。」

2. 拿著、握著。《詩經.邶風.簡兮》:「左手執籥,右手秉翟。」《西遊記》第一三回:「三藏心驚,輪開手,牽衣執袂,滴淚難分。」

3. 堅持、固執。如:「擇善固執」、「執迷不悟」。《書經.大禹謨》:「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。」《莊子.人間世》:「將執而不化,外合而內不訾,其庸詎可乎?」

4. 治理、掌理。如:「執政」。《詩經.豳風.七月》:「嗟我農夫,我稼既同,上入執宮功。」《史記.卷四七.孔子世家》:「季氏亦僭於公室,陪臣執國政,是以魯自大夫以下,皆僭離於正道。」

5. 操持、實行。如:「執勤」。《漢書.卷一一.哀帝紀》:「至今有司執法,未得其中,或上暴虐,假勢獲名,溫良寬柔,陷於亡滅。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宗經》:「禮以立體,據事制範,章條纖曲,執而後顯,採掇言,莫非寶也。」

6. 堵住、隔絕。《左傳.僖公二十八年》:「子玉使伯棼請戰,曰:『非敢必有功也,願以閒執讒慝之口。』」

7. 糾結。《國語.越語上》:「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,而又與大國執讎,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,此則寡人之罪也。」

8. 好友。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見父之執,不謂之進,不敢進;不謂之退,不敢退。」唐.杜甫〈贈衛八處士〉詩:「怡然敬父執,問我來何方。」

9. 憑證。如:「回執」、「收執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