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󸛘𦣌

說 明

正  字 B03712 肉-12-16
說文釋形 「膴」《說文》作「手寫字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無骨腊也。楊雄說:「鳥腊也。」从肉,無聲。《周禮》有膴判。讀若謨。(荒烏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無骨腊也。楊雄說:「鳥腊也。」从肉,無聲。《周禮》有膴判。讀若謨。(荒胡切)
注  音 ㄏㄨˇ
漢語拼音 ㈠hū ㈡wǔ
釋  義

㈠ㄏㄨ

1. 去骨乾肉。《說文解字.肉部》:「膴,無骨腊也。」《周禮.天官.腊人》:「凡祭祀共豆脯,薦脯、膴、胖凡腊物。」又「腊人,掌乾肉,凡田獸之脯腊膴胖之事」

2. 大塊肉。《集韻.平聲.虞韻》:「膴,肉大臠。」《周禮.天官.內饔》:「凡掌共羞、脩、刑、膴、胖、骨鱐,以待共膳。」漢.鄭玄.注:「膴,䐑肉大臠。」

3. 法則。《詩經.小雅.小旻》:「民雖靡膴,或哲或謀。」漢.鄭玄.箋:「膴,法也。」

ˇ

1. 土地肥美。《龍龕手鑑.肉部》:「膴,土地腴美,膴膴然也。」《詩經.大雅.綿》:「周原膴膴,堇荼如飴。」唐.劉禹錫〈連州刺史廳壁記〉:「原鮮而膴,卉物柔澤。」

2. 厚。《詩經.小雅.節南山》:「瑣瑣姻亞,則無膴仕。」漢.毛亨.傳:「膴,厚也。」漢.鄭玄.注:「妻黨之小人,無厚任用之,置之大位,重其祿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