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󸉇𥎧󸉄𥎪󸉅󸉆

說 明

正  字 B02933 矢-04-09
說文釋形 「矧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ㄕㄣˇ
漢語拼音 shěn
釋  義

1. 況且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矢部》:「矤(矧),況詞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《尙書》多用矤字,俗作矧。」晉.陶淵明〈勸農〉詩六首之四:「相彼賢達,猶勤壟畝;矧伊眾庶,曳裾拱手!」《南史.卷三五.列傳.顧覬之》:「死且不憚,矧伊刑罰;身且不愛,何況妻子。」

2. 亦。清.王引之《經傳釋詞》卷九:「矧,猶亦也。《書.康誥》曰:『元惡大憝,矧惟不孝不友。』言元惡大憝者,亦惟此不孝不友之人。」宋.蘇軾〈聞潮陽吳子野出家〉詩:「四大猶幻塵,衣冠矧外物。」

3. 齒根。通「齗」。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笑不至矧,怒不至詈。」漢.鄭玄.注:「齒本曰矧,大笑則見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