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󰄮󰄲󰄭󰄷󰄰󰄱𠄹󰄶𠯉󰄯󰄴󰄳󰄵𦯃𦱩

說 明

正  字 A00058 二-07-09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敏疾也。从人,从口,从又,从二。二,天地也。徐鍇曰:「承天之時,因地之利,口謀之,手執之,時不可失,疾也。」(紀力切,又去吏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敏疾也。从人、口、又、二。二,天地也。(紀力切,又去吏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敏疾也,敏疾也。从人,从口,从又,从二;二,天地也。徐鍇注云:「承天之時,因地之利,口謀之,手執之,時不可失,疾也。」楷書寫法:首筆作一橫,次筆作一斜豎,第三筆作一橫折鉤,右旁「又」末筆不捺,作長頓點。部首外共七畫。「極」字偏旁同此。《康熙字典.二部》此字作六畫,次筆作一豎橫折鉤,標準字體依篆體「手寫字」結構,分作二筆。
注  音 ㄐㄧˊㄑㄧˋ
漢語拼音 ㈠jí ㈡qì
釋  義

ㄐㄧˊ

緊急、急切。如:「亟待解決」、「需款孔亟」。《說文解字.二部》:「亟,敏疾也。」《詩.豳風.七月》:「亟其乘屋,其始播百穀。」漢.鄭玄.箋:「亟,急。」《戰國策.齊策三》:「可以令楚王亟入下東國。」唐.柳宗元〈與韓愈論史官書〉:「道苟直,雖死不可回也;如回之,莫若亟去其位。」

ㄑㄧˋ

屢次、每每。《左傳.隱公元年》:「莊公寤生,驚姜氏,故名曰寤生,遂惡之。愛共叔段,欲立之。亟請於武公。」《論語.陽貨》:「好從事而亟失時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