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󷸑

說 明

正  字 B02188 水-09-12
說文釋形 「湲」《說文》不錄,見於《說文》新附。
《說文》新附:手寫字,潺湲,水聲。从水,爰聲。(王權切)
注  音 ㄩㄢˊ
漢語拼音 yuán
釋  義

1. 擬聲詞。形容水流聲。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.新附》:「湲,潺湲,水聲。」唐.岑參〈過緱山王處士黑石谷隱居〉詩:「獨有南澗水,潺湲如昔聞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七回:「忽聞水聲潺湲,瀉出石洞。」

2. 水流動貌。《廣韻.平聲.山韻》:「湲,水流皃(貌)。」《楚辭.屈原.九歌.湘夫人》:「荒忽兮遠望,觀流水兮潺湲。」《宋書.卷二一.樂志三》:「汎舟黃河,隨波潺湲。」

3. 水勢洶湧。西漢.枚乘〈七發〉:「魚鱉失勢,顛倒偃側,沋沋湲湲,蒲伏連延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