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󷰺

說 明

正  字 B01847 木-12-16
說文釋形 「樨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ㄒㄧ ㈡(又音)ㄒㄩ
漢語拼音 ㈠xī ㈡(又音)xū
釋  義

㈠ㄒㄧ

1. 「木樨」:

⑴ 植物名。木犀別名。木犀科木犀屬,灌木或小喬木。葉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,背面有網脈。花白色或淡黃色,果實為藍色核果或漿果。因花蕊如金色粟點綴於枝頭,故亦稱為金粟。專供觀賞,花可用為香料及潤髮。《字彙補.辰集拾遺》:「樨,江南謂桂曰木樨。」亦稱為「丹桂」、「桂花」。

⑵ 食物於烹調中加入蛋花。如:「木樨飯」、「木樨湯」。

2. 「樨枳子」:愛玉之果實。或稱為「草實枳」、「玉枳」,為闊橢圓形或長倒卵形之瘦果,表皮初為綠色,成熟則轉為黃綠色,其間散生白色斑點,長約七公分,外形似檸檬。將瘦果浸泡於清水中,揉搓出透明膠質,可自然結成果凍,為夏季清涼點心。

㈡ㄒㄩ,ㄒㄧ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