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󰭡󰭟󰭇𠱩𠱭𠱰󰭥󰭣󰭢󰭦󰭤󰭠𠁈

說 明

正  字 A00526 口-04-07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尊也。从尹。發號,故从口。未命名.png,古文,象君坐形。(舉云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尊也。从尹、口。口以發號。手寫字,古文,象君坐形。(舉云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尊也。从尹、口。楷書寫法:上半作「尹」︰此字从「手寫字」(又),故中長橫筆右端當出頭,寫法參「尹」字;下作「口」。「窘」、「群」、「裙」、「郡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ㄐㄩㄣ
漢語拼音 jūn
釋  義

1. 古代一國之主。如:「君王」、「國君」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君,尊也。」《書經.大禹謨》:「皇天眷命,奄有四海,為天下君。」《左傳.成公二年》:「人不難以死免其君。」晉.袁宏〈三國名臣序贊〉:「夫百姓不能自治,故立君以治之。」

2. 主宰者。《老子》第七○章:「言有宗,事有君。」三國魏.王弼.注:「君,萬物之主也。」《荀子.解蔽》:「心者,形之君也,而神明之主也。」

3. 封號。如戰國時代的齊國孟嘗君,魏國信陵君,楚國春申君。《史記.卷四九.外戚世家》:「景帝崩,太子襲號為皇帝,尊皇太后母臧兒為平原君。」

4. 稱謂:

⑴ 尊稱父祖輩。如:「家君」、「嚴君」。漢.孔安國〈書經序〉:「先君孔子生於周末。」

⑵ 妻妾稱己之丈夫。《禮記.內則》:「君已食,徹焉。」漢.鄭玄.注:「凡妾稱夫曰君。」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三○:「郎君將此兒歸閩中,又在何處另結良緣?不知且從黃易兩家之言,成了親事。」

⑶ 對對方或他人的尊稱。如:「諸君」、「胡君」。《史記.卷九六.張丞相列傳》:「君勿言,吾私之。」《後漢書.卷六○上.馬融列傳》:「嘗欲訓《左氏春秋》,及見賈逵、鄭眾注,乃曰:『賈君精而不博,鄭君博而不精。既精既博,吾何加焉!』」

⑷ 對他人母親或妻子的尊稱。《漢書.卷六五.東方朔傳》:「復賜酒一石,肉百斤,歸遺細君。」《五代史平話.漢史.卷上》:「咱是得個太君的言語,怎生是來耍你?」

5. 統治。《韓非子.五蠹》:「魯哀公,下主也,南面君國,境內之民,莫敢不臣。」《史記.卷三一.吳太伯世家》:「周章已君吳,因而封之。」

6. 姓。如明代有君助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