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󶷒󶷑󶷆󶷈󶷎󶷃󶷂󶷅󶷌󶷏󶷊󶷉󶷀󶷄󶶽󶷇󶷐󶶾󶷋󶷁󶶿A04688-011󱩍󱩏󶷍

說 明

正  字 A04688 鬼-08-18
說文釋形 「魏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委」︰上之「禾」,中豎不鉤,捺筆改頓點;下之「女」,末橫筆改斜挑,寫法參「委」字;右半之「鬼」,末作「厶」。「巍」、「犩」(B02496)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ㄨㄟˋㄨㄟˊ
漢語拼音 ㈠wèi ㈡wéi
釋  義
ㄨㄟˋ
1. 國名。西周時諸侯國,戰國時之一國,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北部、山西省西南部一帶,後滅於秦。
2. 朝代名:
⑴ (西元220~265)三國之一。曹丕代漢稱帝,國號魏,與蜀、吳並稱三國。據今大陸地區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山西、甘肅,及陝西中部、湖北、江蘇、安徽北部等地。
⑵ 「後魏」:(西元386~534)北朝諸朝之一。晉時拓跋氏自立為代王,淝水戰後不久,改國號魏,史稱為「後魏」或「北魏」。後分裂為東、西魏。
3. 姓。宋代有魏文翁。
ㄨㄟˊ
1. 高大貌。同「巍」。《玉篇.鬼部》:「魏,高也。」《史記.卷三九.晉世家》:「萬,盈數也;魏,大名也。」裴駰集解引服虔曰:「魏喻巍。巍,高大也。」
2. 不動貌。《集韻.平聲.微韻》:「魏,獨立貌。」《莊子.天下》:「不師知慮,不知前後,魏然而已矣。」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