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4583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飧」《說文》作「𩚏」。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sūn |
釋 義 | 1. 晚飯。《說文解字.食部》:「𩚏(飧),餔也。」《字彙.食部》:「飧,夕食也。」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「賢者與民並耕而食,饔飧而治。」漢.趙岐.注:「朝曰饔,夕曰飧。」明.朱用純〈朱子治家格言〉:「雖饔飧不繼,亦有餘歡。」 2. 煮熟之飯菜。如:「誰知盤中飧,粒粒皆辛苦。」《左傳.僖公二十五年》:「昔趙衰以壺飧從徑,餒而弗食。」唐.杜甫〈客至〉詩:「盤飧市遠無兼味,樽酒家貧祇舊醅。」 3. 便飯。《儀禮.聘禮》:「宰夫朝服設飧。」漢.鄭玄.注:「食不備禮曰飧。」 4. 以水泡飯。《玉篇.食部》:「飧,水和飯也。」漢.劉熙《釋名.釋飲食》:「飧,散也。投水於中解散也。」《禮記.玉藻》:「君未覆手,不敢飧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飧謂用飲澆飯於器中也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