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󶂛󶂐󶂓󶂏󶂖𨓧󶂥𨔚A04176-016󶂜󶂚󶂦󶂊󶂘󶂗󶂢󶂔󶂋󶂍󶂉󶂝󶂑󶂞󶂕󶂌󶂡󶂠𨖈󶂙󶂎󶂒󶂟𨗽󶂣󶂤

說 明

正  字 A04176 辵-10-14
說文釋形 「遙」《說文》不錄,見於《說文》新附。
《說文》新附:手寫字,逍遙也。又,遠也。从辵,手寫字聲。(余招切)
字樣說明 左「辶」為「辵」之偏旁變形,四畫;右捺上作「手寫字」:上作「手寫字」,為「肉」之變形,不作「手寫字」;下「缶」之末筆作豎,寫法參「手寫字」(C10442)字、「搖」字。
注  音 ㄧㄠˊ
漢語拼音 yáo
釋  義

1. 遠。如:「遙遠」、「遙不可及」。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辵部.新附》:「遙,又遠也。」晉.陶潛〈榮木〉:「千里雖遙,孰敢不至?」南唐.李煜〈清平樂.別來春半〉詞:「雁來音信無憑,路遙歸夢難成。」

2. 長。晉.何劭〈雜詩〉:「勤思終遙夕,永言寫情慮。」唐.李白〈南奔書懷〉詩:「遙夜何漫漫,空歌白石爛。」

3. 疾行。漢.揚雄《方言》卷六:「遙,疾行也。南楚之外或曰遙。」《楚辭.屈原.九章.抽思》:「願遙起而橫奔兮,覽民尤以自鎮。」

4. 「逍遙」:自由自在、不受拘束。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辵部.新附》:「遙,逍遙也。」《莊子.讓王》:「逍遙於天地之閒,而心意自得,何以天下為哉!」《西遊記》第二回:「逐日家無拘無束,自在逍遙此一長生之美。」亦作「消遙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