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󵯜󵯘󵯛󵯝󵯚󵯗𦢼󵯙

說 明

正  字 A03978 貝-13-20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有餘賈利也。从貝,手寫字聲。臣鉉等曰:「當从嬴省乃得聲。」(以成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賈有餘利也。从貝,手寫字聲。(以成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賈有餘利也。从貝,手寫字聲。段玉裁注云:「贏字當云從貝手寫字手寫字者多肉之獸也,故以會意。」楷書寫法:上半作「亡」,左下折筆為圓筆;下半左作「手寫字」,不作「月」;下中「貝」之撇筆輕觸上橫;下右撇上作一點,穿撇筆,為「丮」之變形,與「迅」字上半之「手寫字」作短橫不同。寫法參「手寫字」(C11018)字、「嬴」字。此字為「贏利」之「贏」,故从貝,與「嬴」、「羸」二字形近而異。「籯」(B03297)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ㄧㄥˊ
漢語拼音 yíng
釋  義

1. 收支相抵後獲得之利益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貝部》:「贏,賈有餘利也。」漢.張衡〈西京賦〉:「鬻者兼贏,求者不匱。」《戰國策.秦策五》:「歸而謂父曰:『耕田之利幾倍?』曰:『十倍。』『珠玉之贏幾倍?』曰:『百倍。』」

2. 有餘、多餘。《漢書.卷三九.蕭何曹參傳.蕭何》:「以嘗繇咸陽時,何送我獨贏錢二也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贏,餘也。」宋.范成大〈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〉之九:「不惜兩鍾輸一斛,尚贏糠覈飽兒郎。」

3. 超過。《周禮.冬官考工記.弓人為弓》:「撟幹欲孰於火而無贏。」漢.鄭玄.注:「贏,過孰也。」《新唐書.卷九六.列傳.杜如晦》:「所薦贏四十人,後皆知名。」

4. 鬆懈。《詩經.大雅.雲漢》:「大夫君子,昭假無贏。」漢.鄭玄.箋:「無自贏緩之時。」《禮記.月令》:「戮有罪,嚴斷刑,天地始肅,不可以贏。」

5. 增加、伸長。《淮南子.時則》:「孟春始贏,孟秋始縮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五七.列傳.陸贄》:「視墾田贏縮以稽本末,視賦役薄厚以稽廉冒。」

6. 天文學上指五星早出為贏,遲出為縮。《史記.卷二七.天官書》:「其趨舍而前曰贏,退舍曰縮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九六.隱逸列傳.孫思邈》:「五緯縮贏,孛慧飛流。」

7. 負擔、攜帶。《荀子.議兵》:「贏三日之糧,日中而趨百里。」宋.王安石〈再用前韻寄蔡天啟〉詩:「陸贏淮汴糧,水僦湖海艓。」

8. 裹,以囊盛裝。《莊子.庚桑楚》:「南榮趎贏糧,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。」《淮南子.修務》:「於是乃贏糧跣走,跋涉谷行。」

9. 勝。與「輸」相對。如:「贏得勝利」。宋.陸游〈農家〉詩:「互笑藏鉤拙,爭言鬥草贏。」《水滸傳》第三八回:「倘或贏得幾貫錢來,請他一請也好看。」

10. 古代地名。在今中國大陸山東省萊芫縣西北。《禮記.檀弓下》:「延陵季子適齊……葬於贏、博之間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