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3945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物不賤也。从貝,聲。楷書寫法:上作「」,「中」下作一橫,無點,與「虫」不同;下「貝」之撇筆輕觸上橫。「匱」、「潰」、「簣」、「遺」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「」,古文「蕢」字(B04070),本典收為異體字。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guì |
釋 義 | 1. 物價高。如:「昂貴」。《說文解字.貝部》:「貴,物不賤也。」《管子.國蓄》:「夫物多則賤,寡則貴,散則輕,聚則重。」唐.杜甫〈歲晏行〉:「去年米貴闕軍食,今年米賤太傷農。」 2. 地位崇高、優越。如:「貴族」。明.劉基〈照玄上人詩集序〉:「故為詩者,莫不以哦風月、弄花鳥為能事,取則於達官貴人,而不師古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二.張誠》:「納以其貴公子,未敢仰視。」 3. 品質高。如:「高貴」、「華貴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二四回:「像這細貴的貨,都分著送與親朋。」 4. 敬辭。如:「貴姓」、「貴國」、「貴寶地」。《三國演義》第四九回:「連日不晤君顏,何期貴體不安!」《水滸傳》第三回:「望乞恕罪,高抬貴手。」 5. 注重、重視。如:「學貴有恆」、「人貴自立」。漢.鼂錯〈論貴粟疏〉:「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。」南朝宋.范曄〈獄中與諸甥姪書以自序〉:「恐世人不能盡之,多貴古賤今,所以稱情狂言耳。」 6. 尊顯之人或名位。如:「權貴」。《論語.里仁》:「富與貴,是人之所欲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一七回:「總要窮人家的兒女,萬不可貪圖富貴,攀高結貴。」 7. 貴州省之簡稱。《明史.卷二二.熹宗本紀》:「甲戌,朱燮元總督雲、貴、川、湖、廣西軍務,討安邦彥。」《清史稿.卷五.世祖本紀二》:「辛巳,發內帑銀三十萬兩,以其半賑雲、貴窮黎,其半給征兵餉。」 8. 姓。如漢代有貴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