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󵚯A03760-004󵚨󵚰󵚣󵚱󵚢󵚦󵚩󵚬󵚥󵚳󵚮󵚫󵚭󵚤󵚧󵚲󵚪󵚴𧟛󵚵𧟟

說 明

正  字 A03760 衣-16-22
說文釋形 手寫字,左衽袍。从衣,龖省聲。手寫字,籀文襲不省。(似入切)
字樣說明 上半作「龍」︰左上「立」中二筆輕觸上下橫,左下作「手寫字」;右半起筆作橫,次筆作豎橫折,末作三短橫,寫法參「龍」字。下半「衣」之末二筆撇不穿捺。
注  音 ㄒㄧˊ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死者所著之衣,衣襟在左。《說文解字.衣部》:「襲,左衽袍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凡衣死者,左衽不紐。」

2. 為死者著衣。漢.劉熙《釋名.釋喪制》:「衣屍曰襲。襲,匝也。以衣周匝,覆衣之也。」

3. 著衣、外加衣物。《禮記.內則》:「寒不敢襲,癢不敢搔。」漢.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「襲朝服,乘法駕。」宋.蘇軾〈和陶歸去來兮辭〉:「豈襲裘而念葛,蓋得稱而喪微。」

4. 重複、重疊。《左傳.哀公十年》:「吾卜於此起兵,事不再令,卜不襲吉。」《淮南子.氾論》:「此聖人所以重仁襲恩。」

5. 因循。《史記.卷二四.樂書》:「五帝三王,樂各殊名,示不相襲。」晉.陸機〈文賦〉:「或襲故而彌新,或沿濁而更清。」

6. 繼承、接受。《左傳.昭公二十八年》:「故襲天祿,子孫賴之。」南朝梁.任昉〈王文憲集序〉:「年六歲,襲封豫寧侯。」

7. 趁人不備而攻擊。《左傳.莊公二十九年》:「凡師有鐘鼓曰伐,無曰侵,輕曰襲。」《漢書.卷六.武帝紀》:「誘致單于,欲襲擊之。」

8. 撲向。《楚辭.屈原.九歌.少司命》:「綠葉兮素枝,芳菲菲兮襲予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一○回:「但見書房兩邊牆壁上,板縫裡,都噴出香氣來,滿座異香襲人。」

9. 調和。《淮南子.天文訓》:「天地之襲精為陰陽。」漢.高誘.注:「襲,合也;精,氣也。」

10. 量詞。計算成套衣物或被褥之單位。《史記.卷四三.趙世家》:「賜相國衣二襲。」《漢書.卷七.昭帝紀》:「有不幸者,賜衣被一襲。」

11. 姓。如晉代有襲元之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