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󰞕󰟰󹞛󹞖󰡗󰟺󹞮󹞧󲔵󰠰󰡕󰠺󰡉󰡚󰡠󹟇󹟀󹟆󴳧󷋵󸏍󷋴󴣬󹟟󰡔󰡏󹟖󰡎󷋻󹟗󰡟󹟎󰞫󰡂󰠾󷋷󷌃󷌂󰡍󷌉𠭱𡭈

說 明

正  字 A00376 刀-13-15
說文釋形
「劉」《說文》大徐本作「鐂」,段注本作「󸼲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殺也。徐鍇曰:「《說文》無劉字,偏㫄(旁)有之,此字又史傳所不見,疑此即劉字也。从金,从丣,刀字屈曲,傳寫誤作田尔。」(力求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殺也。从金、刀,丣聲。(力求切)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殺也。从金、刀,丣聲。段玉裁注云:「丣者,古文酉也。」楷書寫法:左上半變易作「卯」,第三筆改點;左下半之「金」捺筆改為頓點,末橫筆斜挑;「刀」移右旁作「刂」。「瀏」、「懰」(B01222)、「藰」(B04157)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此字大徐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徐鍇疑即「劉」字,隸變作「鎦」(B05423),本典收為次常用字,兼作「劉」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ㄌㄧㄡˊ
漢語拼音 liú
釋  義

1. 殺戮。《說文解字.刀部》:「劉,殺也。」《書經.盤庚上》:「重我民,無盡劉。」《文選.張衡.思玄賦》:「瞰瑤谿之赤岸兮,弔祖江之見劉。」唐.李善.注:「劉,殺也。」

2. 斧、鉞一類之兵器。《正字通.刀部》:「劉,鉞屬。」《書經.顧命》:「一人冕執劉,立於東堂。」

3. 枝葉零落。《詩經.大雅.桑柔》:「捋采其劉,瘼此下民。」

4. 姓。如明代有劉基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