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A03469-006󴿷󴿶󴿸𦯑󴿹𦷣𦳕𦳱𦳕

說 明

正  字 A03469 艸-06-10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草斗,櫟實也。一曰象斗子。从艸,早聲。臣鉉等曰:「今俗以此為艸木之艸,別作皁字,為黑色之皁。案:樂〔櫟〕實可以染帛為黑色,故曰草。通用為草棧字。今俗書皁,或从白,从十;或从白,从七,皆無意義,無以下筆。」(自保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草斗,櫟實也。一曰象斗。从艸,早聲。(自保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草斗,櫟實也。一曰象斗子。从艸,早聲。徐鉉注云:「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。」楷書寫法:上作「艹」,四畫;下半作「早」︰上作「日」,下作「十」,寫法參「早」字。「騲」(B05831)字偏旁同此。按:「草」、「艸」二字,本典皆收為正字,音ㄘㄠˇ時,互為正異體。本典收「艸」(B03776)為次常用字。
注  音 ㄗㄠˋㄘㄠˇ
漢語拼音 ㈠zào ㈡cǎo
釋  義

ㄗㄠˋ

植物名。可以染帛為黑色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:「草,草斗,櫟實也」

ㄘㄠˇ

1.草本植物總稱。如:「草木」、「花草」、「碧草如茵」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.艸字》:「艸,百芔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俗以草為艸。」《管子.國蓄》:「且君引錣量用,耕田發草。」唐.柳宗元〈段太尉逸事狀〉:「是歲大旱,野無草。」明.湯顯祖《牡丹亭》第三五齣:「虧殺你撥草尋蛇,虧殺你守株待兔。」

2.牲畜的飼料。元.鄭光祖《三戰呂布》第一折:「如今且收兵回營,操軍練士,積草屯糧,整溯人馬,慢慢的再與孫堅交戰。」《水滸傳》第一○回:「此間東門外十五里,有座大軍草場,每月但是納草納料的,有些常例錢取覓。」明.羅貫中《風雲會》第二折:「疾忙教各部下關糧米,對名兒支料草。」

3.用草編成、搭蓋的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一:「取了一條草荐,竟在坑板上鋪了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五回:「那人家住著一間草房,裡面點著一盞燈。」

4.田野、荒野。如:「草澤」。《商君書.墾令》:「農不敗而有餘日,則草必墾矣。」《宋史.卷三二七.列傳.王安石》:「在位之人才既不足,而閭巷草野之間亦少可用之才,社稷之托,封疆之守,陛下其能久以天幸為常,而無一旦之憂乎?」

5.輕賤的、粗糙的。《孟子.離婁上》:「視天下悅而歸己,猶草芥也,惟舜為然。」元.吳昌齡《東坡夢》第一折:「貧僧草腹菜腸,願聞願聞!」

6.底稿、文稿。《字彙.艸部》:「草,文稿曰草。」《南史.卷二○.列傳.謝弘微》:「每獻替及陳事,必手書,焚草,人莫之知。」《宋史.卷三三七.列傳.范鎮》:「初,蘇軾約俱上章論列,諫草以具,見祖禹疏,遂附名同奏。」

7.初步的、尚未決定的、原始的。《字彙.艸部》:「草,草創。」《易經.屯卦》:「《彖》曰:天造草昧,宜建侯而不寧。」《南史.卷六八.列傳.蔡景歷》:「部分既畢,召令草檄,景歷援筆立成,辭義感激,事皆稱旨。」

8.起稿、擬訂。《漢書.卷三○.藝文志》:「蕭何草律,亦著其法。」《晉書.卷八三.列傳.江逌》:「冀以免咎,使太常博士草其制。」

9.一種書法字體。《字彙.艸部》:「草,草書,漢興,不知作者姓名;章帝時齊相杜度號善作草。」

10.草寫。清.鄭板橋〈清季野聞〉:「板橋卻之不得,亦草『難得糊塗』,付之。」

11.馬虎、粗率、不細膩。《字彙.艸部》:「草,苟簡曰草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一一:「所以說,為官做吏的人,千萬不要草菅人命,視同兒戲!」《紅樓夢》第七八回:「雖如此,也不可太草率了,也須得衣冠正齊,奠儀周備,方為誠敬。」

12.草率。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六齣:「草辦妝奩,粗陳筵席。」

13.姓。《正字通.艸部》:「草,姓;漢草中。」

⇒「艸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