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󴽈󴽉芽

說 明

正  字 A03436 艸-04-08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萌芽也。从艸,牙聲。(五加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芽,萌也。从艸,牙聲。(五加切)
字樣說明 上作「艹」,四畫;下半作「牙」︰豎折與上橫相接,中作豎鉤,末作一撇,共四畫,寫法參「牙」字。
注  音 ㄧㄚˊ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植物初生之苗。如:「豆芽」、「麥芽」、「嫩芽」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:「芽,萌芽也。」唐.白居易〈種桃歌〉:「食桃種其核,一年核生芽。」宋.辛棄疾〈鷓鴣天.陌上柔桑初破芽〉詞:「陌上柔桑初破芽,東鄰蠶種已生些。」

2. 形狀如芽之物。如:「肉芽」、「銀芽」。

3. 發芽。《廣雅.釋草》:「萌芽,甾夢孽也。」宋.歐陽修〈重贈劉原父〉詩:「而今春物已爛漫,念昔草木冰未芽。」

4. 開始、發生。漢.蔡邕〈釋誨〉:「神疾其邪,利端始萌,害漸以芽。」晉.江統〈函谷關賦〉:「遏姦宄於未芽,殿邪偽於萌漸。」

5. 姓。如春秋時鄒有芽亶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