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󴛹𥿑󴛸

說 明

正  字 A03143 糸-08-14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青絲綬也。从糸,侖聲。(古還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糾青絲綬也。从糸,侖聲。(古還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糸」旁下作三點。右半作「侖」:上「亼」之短橫,左右不接撇、捺,下半从「冊」,然中橫左右不出頭,右下筆鉤起,寫法參「侖」字。
注  音 ㄌㄨㄣˊㄍㄨㄢ
漢語拼音 ㈠lún ㈡guān
釋  義

ㄌㄨㄣˊ

1. 青色絲帶。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:「綸,青絲綬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四九.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.仲長統》:「身無半通青綸之命,而竊三辰龍章之服。」

2. 粗絲線,多指釣魚線。《禮記.緇衣》:「王言如絲,其出如綸王言如綸,其出如綍。」孔穎達.疏:「王言初出,微細如絲,及其出行於外,言更漸大,如似綸也。言綸麤於絲。」東周戰國.宋玉〈釣賦〉:「所謂善釣者,其竿非竹,其綸非絲。」

3. 絲絮。清.孫詒讓《墨子閒詁.卷六.節葬下》:「綸組節約,車馬藏乎壙,又必多為屋幕。」清.孫詒讓.注:「許注云:『綸,絮也.束,縛也』。」《後漢書.卷三.肅宗孝章帝紀》:「癸巳,詔齊相省冰紈、方空縠、吹綸絮。」唐.李賢.注:「綸,似絮而細。」

4. 皇帝之喻旨。唐.王勃〈春思賦〉:「朝昇玉署調天紀,夕憩金閨奉帝綸。」元.貢奎〈敬亭山〉詩:「增秩睹隆典,綸音播明廷。」

5. 姓。如三國時魏國有綸直。

㈡ㄍㄨㄢ

1.海草名。《爾雅.釋草》:「綸似綸組似組,東海有之。」晉.郭璞.注:「海中草生彩理有象之者,因以名云。」《字彙.糸部》:「(綸)又草名,生海中,彩理有象綸者,故以綸名。」

2.以青絲帶做成之頭巾,稱為「綸巾」。相傳為諸葛亮所製,亦稱「諸葛巾」。宋.蘇軾〈念奴嬌.大江東去〉詞:「羽扇綸巾,談笑間,強虜灰飛煙滅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八回:「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,面如冠玉,頭戴綸巾,身披鶴氅,飄飄然有神仙之概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