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󴛇𢅞󴛆󴛃󴛈󴛄󴛅

說 明

正  字 A03134 糸-08-14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帛青黃色也。从糸,录聲。(力王〔玉〕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帛青黃色也。从糸,彔聲。(力玉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糸」旁下作三點。右半作「彔」︰起筆作撇橫、橫撇,不作「彐」;中筆豎鉤,左作點、挑,右作撇、點,不接中筆。寫法參「彔」(B01020)字、「剝」字。
注  音 ㄌㄩˋ ㈡(讀音)ㄌㄨˋ
漢語拼音 ㈠lǜ ㈡(讀音)lù
釋  義

ㄌㄩˋ

1. 似青草、樹葉之色,可以藍色與黃色顏料混合而成。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:「綠,帛青黃色也。」《詩經.邶風.綠衣》:「綠兮衣兮,綠衣黃裡。」宋.楊萬里〈江水〉詩:「水色本正白,積深自成綠。」

2. 泛指草木。宋.歐陽修〈青玉案.一年春事都來幾〉詞:「一年春事都來幾,早過了,三之二。綠暗紅稀渾可事。」宋.吳禮文〈桃源憶故人.畫橋流水〉詞:「紅瘦綠肥春暮,腸斷桃源路。」

3. 變成綠色。唐.王維〈送別〉詩:「春草年年綠,王孫歸不歸?」宋.蔣捷〈一翦梅.一片春愁待酒澆〉詞:「紅了櫻桃,綠了芭蕉。」

4. 烏黑色。唐.李白〈古風〉詩五九首之五:「中有綠髮翁,披雲臥松雪。」明.蔡羽〈思田園〉詩:「三江綠煙起,何日佇杖藜。」

5. 情緒受到刺激而導致臉色改變。多指驚嚇或羞怒。如:「看到這麼多學生不及格,老師氣得臉都綠了。」

ㄌㄨˋㄌㄩˋ之讀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