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󰚁󰚂󰚃󰚆󰙸󰙿󰙹󰚀󰙽󰙾最󰚅󰚄𣤜󰙼𥦡󰙷󰚇󰙻󰙺

說 明

正  字 A00302 冂-10-12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犯而取也。从冃,从取。(祖外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犯取也。从冃、取。(祖外切)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犯取也,从冃、取。楷書寫法:上从「http://dict.variants.moe.edu.tw/variants/rbt/sword/sworda/sa01180/001_a.jpg」,故楷書上半作「手寫字」︰中作二短橫,左右不接豎筆;下「取」上橫右延,將「又」括於其下。「撮」、「嘬」(B00436)、「蕞」(B04069)等字偏旁同此。俗寫上作「曰」,本典收為異體字。本典收「冃」為「帽」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ㄗㄨㄟˋ
漢語拼音 zuì
釋  義

1.冒犯而取。《說文解字.冃部》:「最,犯而取也。。」

2.至極,表示程度之極致。如:「最佳」、「最美」。《廣韻.去聲.泰韻》:「最,極也。」《史記.卷一二六.滑稽列傳.褚少孫補西門豹》:「三子之才能誰最賢哉?辨治者當能別之。」唐.韓偓〈三月〉詩:「四時最好是三月,一去不迴唯少年。」

3.居首要地位之人、事、物。唐.司馬札〈賣花者〉詩:「長安甲第多,處處花堪愛,良金不惜費,競取園中最。」明.湯顯祖《牡丹亭》第二齣:「河東舊族,柳氏名門最。」

4.凡、總計。《史記.卷五七.絳侯周勃世家》:「最從高帝得相國一人,丞相二人,將軍、二千石各三人。」唐.司馬貞.索隱:「最,都凡也。」漢.王符《潛夫論.實貢》:「最其行能,多不及中。」

5.聚合。《玉篇.冃部》:「最,聚也。」宋.陸游〈澹齋居士詩序〉:「最其詩,得三卷,屬某為序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