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󳽟󳽢󳽡󳽠

說 明

正  字 A02796 目-10-15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翕目也。从目、手寫字手寫字亦聲。臣鉉等曰:「今俗別作眠,非是。」(武延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翕目也。从目、手寫字。(武延切)
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冥」︰「冖」下作「日」、「六」,不作「日」、「大」,寫法參「冥」字。
注  音 ㄇㄧㄥˊㄇㄧㄥˇㄇㄧㄢˋㄇㄧㄢˊ
漢語拼音 ㈠míng ㈡mǐng ㈢miàn ㈣mián
釋  義

ㄇㄧㄥˊ

1. 閉目、合眼。如:「死不瞑目」。《說文解字.目部》:「瞑,翕目也。」《左傳.文公元年》:「丁未,王縊。諡之曰『靈』,不瞑;曰『成』,乃瞑。」《晉書.卷九四.隱逸列傳.楊軻》:「潁川荀鋪,好奇之士也,造而談經,軻瞑目不答。」

2. 眼睛昏花。《淮南子.覽冥》:「其行蹎蹎,其視瞑瞑。」《晉書.卷四三.列傳.山濤》:「臣耳目聾瞑,不能自勵。」

3. 昏暗。唐.李白〈涇川送族弟錞〉詩:「望極落日盡,秋深瞑猿悲。」宋.陸游〈風雲晝晦夜遂大雪〉詩:「草木盡偃伏,道路瞑不分。」

4. 傍晚。《廣韻.去聲.徑韻》:「瞑,夕也。」唐.韓愈〈春雪〉詩:「瞑見迷巢鳥,朝逢失轍車。」明.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.遊武夷山日記》:「亟辭去,抵舟,已入瞑矣。」

ㄇㄧㄥˇㄇㄧㄥˊ之又音。

ㄇㄧㄢˋ

「瞑眩」:令人憤悶或頭昏眼花。《書經.說命上》:「若藥弗瞑眩,厥疾弗瘳;若跣弗視地,厥足用傷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瞑眩者,令人憒悶之義也。」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「若藥不瞑眩,厥疾不瘳。」漢.趙岐.注:「瞑眩,藥攻人疾,先使瞑眩憒亂,乃得瘳愈也。」

㈣ㄇ一ˊ

睡,同「眠」。三國魏.曹丕〈與吳質書〉:「年行已長大,所懷萬端,時有所慮,至通夜不瞑。」三國魏.嵇康〈養生論〉:「內懷殷憂,則達旦不瞑。」

⇒「眠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