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󳻎𥉦󳻏𥺠󳻐

說 明

異 體 字 A02769-003 目-10-15
內  容

〔關鍵文獻〕

玉篇.目部.瞑字》。

廣韻.平聲.先韻》。



#「瞑」另兼正字
研訂說明
注  音 ㄇㄧㄢˊ #⑴ㄇㄧㄢˋㄇㄧㄥˊㄇㄧㄥˇ
漢語拼音 mián #⑴miàn ⑵míng ⑶mǐ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瞑」為「眠」之異體。「眠」字見《玉篇.目部》,以為與「瞑」同,「寐也」,《廣韻.平聲.先韻》並同。「瞑」字見大徐本《說文.目部》,其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曰:「翕目也。從目冥、冥亦聲。」而段注本《說文.目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曰:「翕目也。從目冥。」此字凡有四音:➀莫賢切,音ㄇㄧㄢˊ,寐也,與「眠」同;➁莫經切,音ㄇㄧㄥˊ,即《說文》之「翕目也」;➂莫甸切,音ㄇㄧㄢˋ,《廣韻.去聲.霰韻》:「瞑眩。」即憤悶也;➃母迥切,音ㄇㄧㄥˇ,《集韻.上聲.迥韻》:「瞑手寫字,目不明。」按:「瞑」既有四音四義,其與「眠」同者,乃莫賢切、寐也之義。又「眠」字後出,故古多以「瞑」作「眠」,如:《莊子.德充符》:「今子外乎子之神,勞乎子之精,倚樹而吟,據槁梧而瞑。」郭象.注:「故行則倚樹而吟,坐則據梧而睡,言有情者之自困也。」《楚辭.宋玉.招魂》:「致命於帝,然後得瞑些。」朱注:「瞑,臥也。言投人已訖,致其所受之命於天帝,然後乃得眠臥也。」《文選.嵇康.養生論》:「內懷殷憂則達旦不瞑。」李注:「古眠字。」今既以後出之「眠」為正,則「瞑」反為其異體也,故可收。



#「瞑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