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󳧘󳧕󳧚󳧙󳧗󳧔󳧓󱠬𤟌𤟒󳧖

說 明

正  字 A02539 犬-11-15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嗾犬厲之也。从犬,手寫字省聲。(即兩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嗾犬厲之也。从犬,將省聲。(即兩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嗾犬厲之也。从犬,將省聲。楷書寫法不省,上半作「將」:左半之「爿」,共四畫;右上从「肉」,作「手寫字」,不作「手寫字」,寫法參「將」字。下半作「犬」:右上之點不在橫上,末捺改頓點。按:此字《說文解字》云:「嗾犬厲之也。」蓋以聲呼犬,犬應而勉之,故从「犬」,俗字或改从「大」,於字構無據。
注  音 ㄐㄧㄤˇ
漢語拼音 jiǎng
釋  義

1. 勸勉、鼓勵。如:「獎勵」。《說文解字.犬部》﹕「獎,嗾犬厲之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口部曰:『嗾,使犬聲也。』厲之,猶勉之也。」《左傳.昭公二十二年》:「君若惠保敝邑,無亢不衷,以獎亂人,孤之望也。」唐.孔穎達.疏:「獎,勸也。」宋.王安石〈次韻劉著作過茆山今平甫往遊因寄〉詩:「詩中慷慨悲陳跡,篇末慇懃獎後生。」

2. 輔助、幫助。《左傳.僖公二十八年》:「癸亥,王子虎盟諸侯于王庭,要言曰:『皆獎王室,無相害也。』」晉.杜預.注:「獎,助也。」《左傳.襄公十一年》:「救災患,恤禍亂,同好惡,獎王室。」

3. 稱讚、表揚。與「懲」、「罰」相對。如:「誇獎」、「過獎」、「嘉獎」。晉.潘岳〈馬汧督誄.序〉:「非所以褒獎元功,宜解敦禁劾假授。」《官話指南.卷四.官話問答》:「承芝軒兄臺謬獎,實在是慚愧的了不得。」

4. 為鼓勵或表揚而頒贈之榮譽或財物。如:「得獎」、「領獎」、「優等獎」。《南史.卷四.齊本紀.武帝》:「今區宇寧晏,庶績咸熙,念勤簡能,宜加優獎,郡縣丞尉,可還田秩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八○.列傳.李德裕》:「數召見,賚獎優華。」

5. 彩金。如:「中獎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