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󳠪󳠯󳠩𤍾熶𤏷󳠤󳠝𤑖󳠬󳠜󳠫󳠗󳠠󳠚󳠣󳠦󳠭󳠡󳠟󳠧󳠔󳠙󳠮𤓥󳠛󳠞󳠖󳠢󳠥󳠨󳠕󳠘𤓟

說 明

正  字 A02465 火-25-29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齊謂之炊手寫字手寫字象持甑,冂為竈口,廾推林內火。凡手寫字之屬皆从手寫字手寫字,籀文手寫字省。(七亂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齊謂炊爨。手寫字象持甑,冖為手寫字口,手寫字推林內火。凡爨之屬皆从爨。手寫字,籀文爨省。(七亂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炊爨,上象持甑,中冖象灶口,下从廾推林納火。楷書寫法:上「手寫字」中內作二橫、一豎,與「興」上半寫法有異;中「冖」下作「林」,兩豎不鉤,末捺改頓點;「廾」變易成「手寫字」,撇筆略出頭,捺筆不出頭,下作「火」,末筆亦改頓點。「釁」字之上半寫法同此。
注  音 ㄘㄨㄢˋ
漢語拼音 cuàn
釋  義

1. 炊煮食物。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「許子以釜甑爨,以鐵耕乎?」《紅樓夢》第一○五回:「聞得赦老與政老同房各爨的,理應遵旨查看賈赦的家資。」

2. 爐灶。《周禮.天官.亨人》:「職外內饔之爨亨煮,辦膳羞之物。」漢.鄭玄.注:「爨,今之灶。」

3. 一種宋代雜劇或金代院本簡短表演之名稱。如:「講百花爨」、「文房四寶爨」。清.龔自珍〈己亥雜詩〉三一五首之一○三:「梨園爨本募誰修,亦是風花一代愁。」

4. 中國少數民族之一。分佈於今雲南省東部地區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