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󳝾󳝿󳝲󳝳󳝺󳝹󳝰󳝻󳝱𤉟󳝸𤋩󳝶󳝷󳝯󳝽󳝴󳝵𤎮󳝼𪌌

說 明

正  字 A02438 火-11-15
說文釋形

「熱」《說文》作「𤎮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温(溫)也。从火,埶聲。(如列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𥁕也。从火,埶聲。(如列切)

字樣說明 上半作「埶」︰左半第五筆作豎折,末橫筆斜挑,右半作「手寫字」,為「丮」字之變易,末筆作點,點穿撇筆,與「執」右半同,而與「丸」有異。寫法參「埶」(B00538)字、「勢」字。「爇」(B02449)字偏旁同此。下半作四點,為「火」之變易。
注  音 ㄖㄜ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高溫度。與「冷」相對。如:「冷熱」。《說文解字.火部》:「熱,溫也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二一回:「姐兒發熱是見喜了,並非別病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一二回:「酒很夠了,就趁熱盛飯來吃罷。」

2. 熱氣、暑氣。漢.鼂錯〈論貴粟疏〉:「春不得避風塵,夏不得避暑熱。」漢.揚雄〈解嘲〉:「天收其聲,地藏其熱。」

3. 溫度高的。如:「熱水」、「熱氣」。唐.李白〈早秋贈裴十七仲堪〉詩:「南星變大火,熱氣餘丹霞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三二回:「這個客也沒意思,這麼熱天,不在家裡涼快,還跑些什麼?」

4. 加熱、使溫度升高。如:「把這碗湯拿去再熱一下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六回:「早起我說那一碗火腿燉肘子很爛,正好給媽媽吃,你怎麼不拿了去趕著叫他們熱來﹖」

5. 心中著急。《陳書.卷三三.儒林列傳.鄭灼》:「灼常蔬食,講授多苦心熱。」《董西廂》卷八:「便假饒天下雪,解不得我這腹熱。」《劉知遠諸宮調》第一二:「兩將軍權時歇,姓郭排軍爭奈心忙熱。」

6. 親切、情意濃厚。如:「熱心」。《負曝閑談》第一五回:「兩人甚是相處得來,便分外熱絡,每天鬧在一處。」

7. 強烈、非常。如:「熱戀」、「熱愛」。

8. 物體溫度升高所釋出之能量。如:「地熱」、「白熱」、「導熱」。

9. 某一種受人喜愛之潮流。如:「棒球熱」、「觀光熱」。

10. 受人喜愛的。如:「熱門」。

11. 姓。如宋代有熱煥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