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𣵬󳕢󳕠󳕞𣾭󳕝󳕛𤁟󳕜󳕚󳕟󳕡𤃕

說 明

正  字 A02357 水-14-17
說文釋形 「濤」《說文》不錄,見於《說文》新附。
《說文》新附:手寫字,大波也。从水,壽聲。(徒刀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壽」:上作「士」,橫鉤下作「工」,「工」下作一長橫,橫下作左「口」、右「寸」,寫法參「壽」字。
注  音 ㄊㄠˊ ㈡(又音)ㄊㄠㄔㄡˊㄕㄡˋㄉㄠˋ
漢語拼音 ㈠táo ㈡(又音)tāo ㈢chóu ㈣shòu ㈤dào
釋  義

ㄊㄠˊ

1. 大浪。如:「海濤」、「波濤洶湧」。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.新附》:「濤,大波也。」唐.韓愈〈貞女峽〉詩:「懸流轟轟射水府,一瀉百里翻雲濤。」宋.蘇軾〈念奴嬌.大江東去〉詞:「亂石穿空,驚濤拍岸,捲起千堆雪。」

2. 似波濤之聲。元.歐陽玄〈漫題四絕〉之二:「翰長晝閑來啜茗,下簾危坐聽松濤。」《鏡花緣》第六八回:「若到桂花盛開之時,襯著四圍青翠,那種幽香都從松陰中飛來,尤其別有風味,所以又名:『松濤桂液之軒』。」

㈡ㄊㄠ,ㄊㄠˊ之又音。

ㄔㄡˊ

同「潮」。《集韻.平聲.尤韻》:「濤,潮也。」漢.枚乘〈七發〉:「將以八月之望,與諸侯遠方交遊兄弟,並往觀濤乎廣陵之曲江。」

ㄕㄡˋ

蜀地水名。同「𨞪」。《集韻.上聲.有韻》:「𨞪,水名。在蜀。或从水。」

ㄉㄠˋ

普覆照。同「燾」。《集韻.去聲.號韻》:「燾,《說文》:『溥覆照也。』或作濤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