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󳓅𣴹󳓇𣷝󳓉󳓆󳓈𣻏𤀴

說 明

正  字 A02331 水-12-15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沃也。从水,手寫字聲。(古手寫字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沃也。从水,堯聲。(古堯切)
字樣說明 右作「堯」:上作三「土」,左下之「土」下橫筆斜挑;下作「兀」,不作「几」,寫法參「堯」字。
注  音 ㄐㄧㄠˋㄋㄠˋ
漢語拼音 ㈠jiāo ㈡ào ㈢nào
釋  義

(ㄧ)ㄐㄧㄠ

1. 液體由上往下淋灌。如:「澆水」、「澆油」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澆,沃也。」《南史.卷二三.列傳.王誕》:「丈人一旨,如湯澆雪耳。」唐.李賀〈浩歌〉詩:「買絲繡作平原君,有酒唯澆趙州土。」

2. 輕浮淺薄,不淳厚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澆,沃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凡醲者,澆之則薄,故其引伸之義爲薄。」唐.李白〈古風〉詩五九首之二五:「世道日交喪,澆風散淳源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一五回:「而今人情澆薄,讀書的人,都不孝父母。」又,使淳厚變得浮薄。《淮南子.齊俗》:「衰世之俗,……澆天下之淳,析天下之樸。」《後漢書.卷八五.東夷列傳.倭》:「嬴末紛亂,燕人違難。雜華澆本,遂通有漢。」唐.李賢等.注「衞滿入朝鮮,既雜華夏之風,又澆薄其本化,以至通於漢也。」

ˋ

人名。《玉篇.水部》:「澆,寒浞子。」《楚辭.屈原.離騷》:「澆身被服強圉兮,縱欲而不忍。」漢.王逸.注:「澆,寒浞子也。」

ㄋㄠˋ

水回波。《集韻.去聲.效韻》:「澆,一曰水回波。」《楚辭.劉向.九嘆.離世》:「波澧澧而揚澆兮,順長瀨之濁流。」漢.王逸.注:「回波為澆也。」晉.郭璞〈江賦〉:「迅澓增澆,涌湍疊躍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