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𢉀󳐒󳐑𣼣󳐐󳐓

說 明

正  字 A02306 水-11-14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以銅受水,刻節,晝夜百刻。从水,屚聲。(盧后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㠯(以)銅受水,刻󴒋(節),晝夜百󴒋(節)。从水、屚,取屚下之義,屚亦聲。(盧后切)
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屚」:「尸」下作「雨」──右下筆鉤起,中豎左作點、挑,右作撇、點,不接中豎,寫法參「屚」(C02655)字。
注  音 ㄌㄡˋ
漢語拼音 lòu
釋  義

1. 古代之計時器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漏,以銅受水,刻節,晝夜百節。」唐.許渾〈韶州驛樓宴罷〉詩:「主人不醉下樓去,月在南軒更漏長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五四回:「或緊或慢,或如殘漏之滴,或如迸豆之疾。」

2. 液體自縫中流出或滲入。如:「漏雨」、「漏油」。《淮南子.原道》:「上漏下濕,潤浸北房。」唐.李白〈烏棲曲〉:「銀箭金壺漏水多,起看秋月墜江波。」唐.杜甫〈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〉:「床頭屋漏無乾處,雨腳如麻未斷絕。」

3. 常流膿水、不能收口之膿瘍。如:「痔漏」。《太平廣記.卷二六六.崔祕》:「醫療至經年,其鏃自出,其瘡成漏,終身不痊。」

4. 洩露。如:「走漏消息」。《左傳.僖公二年》:「齊寺人貂始漏師於多魚。」晉.杜預.注:「傳言貂於此始擅貴寵,漏洩桓公軍事,為齊亂張本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二一回:「平兒仍拿了頭髮,笑道:『這是我一生的把柄了。好就好,不好就抖漏出這事來。』」

5. 空孔、隙縫。《淮南子.脩務》:「禹耳參漏,是謂大通。」漢.高誘.注:「漏,穴也。」

6. 破爛、簡陋。《荀子.儒效》:「雖隱於窮閻漏屋,人莫不貴之,道誠存也。」宋.陸游〈夢中作〉詩:「斷碑零落苔俱遍,漏壁微茫字半存。」

7. 遺忘、疏略。如:「遺漏」、「掛一漏萬」。《南齊書.卷四二.列傳.王晏》:「而晏每以疏漏被上呵責,連稱疾久之。」《隋書.卷二五.刑法志》:「彪、約所製,無刑法篇;臧、蕭之書,又多漏略。」

8. 引誘。《水滸傳》第八八回:「原來番將不輸,特地耍賣個破綻,漏他來趕。」《喻世明言.卷三.新橋市韓五賣春情》:「圈套都安排停當,漏將入來,不由你不落水。」

9. 姓。如明代有漏瑜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