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󳐇󳐅𣻌󳐈󳐆

說 明

正  字 A02303 水-11-14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水。出隴西相道,東至武都為漢。从水,羕聲。手寫字,古文从養。(余亮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漾水。出隴西豲道,東至武都為漢。从水,羕聲。手寫字,古文从養。(余亮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羕」:上作「羊」當上偏旁時之寫法,中豎下不出頭;下作「永」,上作一點,中作一橫豎鉤,左作橫撇,右作撇、捺,寫法參「羕」(B03539)字、「樣」字。
注  音 ㄧㄤˋ
漢語拼音 yàng
釋  義

1. 河川名。即漾水。源出陝西省寧羌縣北幡塚山,為漢水之上游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漾,漾水。出隴西豲道,東至武都為漢。」

2. 水波動盪之狀。如:「蕩漾」。《字彙.水部》:「漾,水搖動貌。」三國魏.曹植〈節遊賦〉:「望洪池之滉漾,遂降集乎輕舟。」南朝梁.簡文帝〈述羈賦〉:「雲嵯峨而出岫,江搖漾而生風。」

3. 水流悠長。三國魏.王粲〈登樓賦〉:「路逶迤而脩迥兮,川既漾而濟深。」

4. 搖動船隻。南朝宋.謝惠連〈西陵遇風獻康樂〉詩:「成裝候良辰,漾舟陶嘉月。」唐.王維〈藍田山石門精舍〉詩:「落日山水好,漾舟信歸風。」

5. 液體滿而溢出。如:「漾奶」、「漾酸水」。

6. 拋擲。《董西廂》卷三:「待漾下,又瞻仰;道忘了,是口強,難割捨我兒模樣。」《水滸傳》第八一回:「兩邊都已會意,燕青便把索來漾將過去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