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2168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法」《說文》正篆作「灋」。 |
字樣說明 | 右半作「去」:上「土」,下「厶」,上下相接,寫法參「去」字。「琺」字偏旁同此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fǎ ㈡fá ㈢fā |
釋 義 | ㈠ 1. 依法論罪。《說文解字》正篆作「灋」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灋,刑也。……法,今文省。」《國語.魯語下》:「具舟除隧,不共有法。」三國吳.韋昭.注:「法,刑也。」《漢書.卷九○.酷吏傳.王溫舒》:「此人雖有百罪,弗法。」 2. 律令。如:「法令」、「法律」。《玉篇.水部》:「法,法令也。」《韓非子.定法》:「法者,憲令著於官府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二二回:「卑侮王室,敗法亂紀;坐領三臺,專制朝政。」 3. 制度。《禮記.曲禮下》:「祭祀之禮,居喪之服,哭泣之位,皆如其國之故,謹修其法而審行之。」《史記.卷五.秦本紀》:「衛鞅說孝公變法修刑。」 4. 範式、準則。如:「文法」、「語法」。《廣韻.入聲.乏韻》:「法,則也。」《梁書.卷一○.列傳.楊公則》:「湘俗單家以賂求州職,公則至,悉斷之,所辟引皆州郡著姓,高祖班下諸州以為法。」宋.蘇軾〈潮州韓文公廟碑〉:「匹夫而為百世師,一言而為天下法,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,關盛衰之運。」 5. 仿效。如:「效法」。《周易.繫辭上》:「知崇禮卑,崇效天,卑法地,天地設位,而易行乎其中矣。」《呂氏春秋.季冬紀.序意》:「爰有大圜在上,大矩在下,汝能法之,為民父母。」 6. 依循而可為法則者。如:「法書」。《法帖譜系.雜說上.劉丞相私第本》:「劉丞相既刻法帖於郡齋,復依倣前本,刻石十卷,以歸私第。」 7. 途徑、方法。如:「教法」。《字彙.水部》:「法,方法。」《孫子.謀攻》:「孫子曰:『凡用兵之法,全國為上,破國次之。』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七回:「老殘道:『此事卻有個辦法。』」 8. 術數、方技。如:「道士施法」、「魔法」。《大唐三藏取經詩話》卷上:「然小行者被他作法,變作一個驢兒,吊在廳前。」 9. 佛、道等之道理。如:「佛法」、「法壇」。《魏書.卷六七.列傳.崔光》:「崇信佛法,禮拜讀誦,老而逾甚,終日怡怡,未曾恚忿。」《五燈會元.卷六.谷山藏禪師》: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?」 10. 佛家者。如:「法衣」。唐.李公佐〈謝小娥傳〉:「十三年四月,始受具戒於泗州開元寺,竟以小娥為法號,不忘本也。」 11. 法國簡稱。舊音 12. 姓。如漢代有法雄。 ㈡ 「法子」:方法。《紅樓夢》第七三回:「問我,我也沒什麼法子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三七回:「我們國家自有處置他的法子,這不干兄弟的事。」 ㈢ㄈㄚ 「沒法兒」、「想個法兒」等語詞裡之音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