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󰓛󹛠󹛡󰓌󰓊󰓘󰓍󰓒󰓑󰓚󰓏󰓓󰓉󰓎󰓐󰓋󰓔󰓙󰓗𢖒󰓜

說 明

正  字 A00257 人-15-17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饒也。从人,憂聲。一曰倡也。(於求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饒也。从人,憂聲。一曰倡也。(於求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憂」︰下作「夊」(ㄙㄨㄟ),撇筆上不穿「心」,末捺筆須出頭,寫法參「憂」字。
注  音 ㄧㄡ
漢語拼音 yōu
釋  義

1.充沛、富饒。如:「優渥」、「優裕」。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:「優,饒也。」《荀子.王制》:「汙池淵沼川澤,謹其時禁,故魚鱉優多而百姓有餘用也。」

2.豐厚、寬厚。《後漢書.卷一五.李王鄧來列傳.李通》:「(李通)自為宰相,謝病不視事,連年乞骸骨,帝每優寵之。」《明史.卷二五一.徐光啟列傳》:「御史言光啟,以偉相繼沒,蓋棺之日,囊無餘貲,請優恤以媿貪墨者。」

3.悠閑、安逸。如:「優游自在」、「優閒」。《詩經.小雅.采菽》:「優哉游哉,亦是戾矣。」《後漢書.卷七○.鄭孔荀列傳.鄭太》:「然光武以來,中國無警,百姓優逸,忘戰日久。」

4.調和。《淮南子.原道》:「其德優天地而和陰陽,節四時而調五行。」

5.柔弱。《管子.小匡》:「人君唯優與不敏為不可。優則亡眾,不敏不及事。」

6.良好、上等。如:「優等」、「優秀」。漢.王充《論衡.書解》:「著作者為文儒,說經者為世儒。二儒在世,未知何者為優?」《晉書.卷五一.列傳.束皙》:「參名比譽,誰劣誰優?」

7.勝任、擅長。如:「優於政事」。《論語.憲問》:「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,不可以為滕、薛大夫。」宋.邢昺.疏:「若公綽為之,則優游有餘裕也。」

8.俳優,古代表演樂舞、雜戲之人,後泛稱戲曲藝人或演員。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:「優,一曰倡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倡者,樂也。謂作妓者,即所謂俳優也。」《晏子春秋.內篇.問下》:「今君左為倡,右為優,讒人在前,諛人在後,又焉可逮桓公之後者乎?」

9.戲謔、調戲。《左傳.襄公六年》:「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,長相優又相謗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