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󲶫

說 明

正  字 A01985 木-09-13
說文釋形 「楞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「木」豎筆不鉤,右捺改作點;右半上作「罒」,下作「方」,《廣韻.平聲.登韻》:「楞,四方木也。」推其字構,當从四方木會意。本同「棱」,俗或作「愣」,今此三字各見分用,標準字體皆獨立為正字。本典收「棱」(B01724)為次常用字,「愣」收為常用字。
注  音 ㄌㄥˊㄌㄥˋㄌㄥ
漢語拼音 ㈠léng ㈡lèng ㈢lēng
釋  義

ㄌㄥˊ

1.四方木。《廣韻.平聲.登韻》:「楞,四方木也。」

2.物體之緣角。同「稜」。如:「楞角」、「三楞鏡」。唐.郭密之〈永嘉經謝公石門山作〉詩:「洞壑閟金澗,攲崖盤石楞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四○回:「原是鳳姐和鴛鴦商議定了,單拿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與劉姥姥。」

3.佛經翻譯用字。如:「楞伽經」、「楞嚴經」。

⇒「棱」之異體

⇒「稜」之異體

ㄌㄥˋ

⇒「愣」之異體

㈢ㄌㄥ

⇒「愣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