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異 體 字 A01387-001 木-09-13
內  容

〔關鍵文獻〕

重編國語辭典.ㄌ音》收「楞」為「愣」之異體,或以失神乃涉心智,故以從心者為正。今亦依此,收「楞」為異體。



#「楞」另兼正字
⇒「稜」之異體
⇒「棱」之異體
研訂說明
注  音 ㈠⑴ㄌㄥㄌㄥˋㄌㄥˊㄌㄥˊ #⑴ㄌㄥˊㄌㄥˋ
漢語拼音 ㈠⑴lēng ⑵lèng ㈡léng ㈢léng #⑴léng ⑵lèng
研 訂 者 曾榮汾
內  容

「楞」字有二音,音ㄌㄥˊ時,指物體緣角或四方木,同「棱」。亦可作為佛經用字,如:「楞嚴經」、「楞伽經」。《廣韻.平聲.登韻》:「楞:四方木也。魯登切。」其另一音為ㄌㄥˋ。同「愣」,為失神、發呆之義。文獻上,呆、失神義,並見「楞」、「愣」二字,如《老殘遊記.第二回》:「老殘慌忙睜開眼睛,楞了一楞,道:『呀!原來是一夢!』」用「楞」。《三俠五義.第十回》:「這位愣爺跑到裡面,恰遇包興。」使用「愣」字。《重編國語辭典》收「楞」為「愣」之異體,或以失神乃涉心智,故以從心者為正。今亦依此,收「楞」為異體。

#「楞」另兼正字

⇒「稜」之異體

⇒「棱」之異體

︿
TOP